| 1 、 引言 | 第1-10页 |
| 2 、 中学数学阅读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10-26页 |
| ·调查方法 | 第10页 |
| ·问卷设计与访谈问题设计 | 第10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0-18页 |
| ·一个令人欣慰的事实 | 第10-11页 |
| ·数学也能够阅读,而且是有效的 | 第10-11页 |
| ·阅读的动机比较明确 | 第11页 |
| ·学生愿意掌握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数学阅读方法 | 第11页 |
| ·值得深思的问题 | 第11-18页 |
| ·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认识模糊、肤浅 | 第12-15页 |
| ·阅读不得其法 | 第15-18页 |
| ·调查结果的再认识 | 第18-26页 |
| ·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 第18-22页 |
| ·不能略读,只能精读、研读 | 第18-19页 |
| ·不能只读,必须读写结合 | 第19-20页 |
| ·不能仅凭感知材料去理解,更需要理解阅读材料的逻辑意义 | 第20-21页 |
| ·不能仅凭单向线状思维,要求思维转换灵活 | 第21-22页 |
| ·数学阅读的方法 | 第22-26页 |
| ·现阶段中学生的四种数学阅读方式 | 第22-23页 |
| ·数学阅读的一种分类方法--被动式阅读和主动式阅读 | 第23-25页 |
| ·主动式阅读--科学有效的数学阅读法 | 第25-26页 |
| 3 、 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方法指导实践 | 第26-4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6页 |
| ·实践方法 | 第26-38页 |
| ·确定受试对象,划分学生类型 | 第26-27页 |
| ·具体措施 | 第27-38页 |
| ·针对不同的课型,提出相应的阅读任务和要求,讲授不同的阅读方法 | 第28-30页 |
|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第30-32页 |
|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 第32-38页 |
| ·努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 第38页 |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38-40页 |
| ·实验三个星期后,两个班测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39页 |
| ·实验三个月后两个班测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0页 |
| ·实验前后好、中差学生数学成绩测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0页 |
| ·阅读自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0-42页 |
| ·循序渐进,勿急燥 | 第40页 |
| ·重视阅读能力与记忆重建的关系 | 第40-41页 |
| ·课内、课外结合组织阅读,培养自学能力 | 第41页 |
| ·不是削弱而是增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 第41-42页 |
| 总结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附录1: 数学课本阅读调查问卷 | 第47-49页 |
| 附录2: 对数学教师的访谈--有关数学阅读的几个问题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