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8-9页 |
·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应用于混凝土裂缝预测及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 第12-25页 |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 | 第12-14页 |
·混凝土构件的约束条件 | 第12-13页 |
·混凝土体积表面积比 | 第13页 |
·混凝土构件的配筋率 | 第13-14页 |
·混凝土材料方面 | 第14-22页 |
·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 | 第14页 |
·水泥的强度 | 第14-15页 |
·混凝土的用水量 | 第15-16页 |
·水泥的水化热 | 第16-17页 |
·混凝土中化学外加剂的掺量 | 第17-18页 |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掺量 | 第18-19页 |
·混凝土的砂率 | 第19页 |
·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用量 | 第19-20页 |
·混凝土中缓慢水化成分的含量 | 第20-21页 |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 | 第21页 |
·混凝土的密实度 | 第21页 |
·混凝土所处环境中有害介质的浓度 | 第21-22页 |
·混凝土所处环境的CO_2的浓度 | 第22页 |
·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 第22页 |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量 | 第22页 |
·混凝土施工方面 | 第22-25页 |
·混凝土所处环境的温度 | 第22-23页 |
·混凝土所处环境的湿度 | 第23页 |
·混凝土浇注时的环境温差 | 第23页 |
·混凝土的养护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应用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进行混凝土裂缝预测与控制的理论探讨 | 第25-33页 |
·灰色系统的理论及应用 | 第25-27页 |
·灰色系统基本概念 | 第25页 |
·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 第27页 |
·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 第27-28页 |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 | 第27-28页 |
·神经网络的应用 | 第28页 |
·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在混凝土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33页 |
·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在混凝土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灰色关联度和灰色预测的应用 | 第29页 |
·神经网络BP网络模型的应用 | 第29-31页 |
·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在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应用灰色系统-神经网络综合法进行混凝土裂缝预测软件的设计 | 第33-54页 |
·按时间划分混凝土开裂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应用灰色系统进行混凝土开裂原因的关联度分析 | 第34-37页 |
·应用灰色系统进行混凝土开裂的长期预测 | 第37-41页 |
·应用神经网络进行混凝土开裂的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 第41-47页 |
·混凝土短期裂缝预测 | 第41-45页 |
·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 | 第41-43页 |
·神经网络的学习 | 第43-45页 |
·混凝土长期裂缝预测 | 第45-47页 |
·编写程序 | 第47-54页 |
第五章 混凝土裂缝预测及控制软件的实例测试 | 第54-62页 |
·长期裂缝的开裂原因及预测 | 第54-58页 |
·开裂原因关联度分析 | 第54-56页 |
·同一工程混凝土长期裂缝宽度预测 | 第56页 |
·不同工程混凝土长期裂缝宽度预测 | 第56-58页 |
·短期裂缝的预测 | 第58-62页 |
第六章 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62-79页 |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第62-68页 |
·混凝土的约束特点及利用 | 第62-63页 |
·混凝土配筋设计 | 第63-65页 |
·建筑结构的裂缝控制措施 | 第65-68页 |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材料学方法研究 | 第68-74页 |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材料系统分析 | 第68页 |
·混凝土材料科学裂缝基础理论研究 | 第68-74页 |
·孔隙理论 | 第68-71页 |
·界面理论 | 第71-73页 |
·断裂理论 | 第73-74页 |
·热化学理论 | 第74页 |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施工方法研究 | 第74-76页 |
·搅拌工艺 | 第75页 |
·运输过程 | 第75页 |
·浇捣工艺 | 第75-76页 |
·养护工艺 | 第76页 |
·混凝土裂缝的诊断及处理 | 第76-79页 |
·混凝土裂缝的调查 | 第76-77页 |
·混凝土裂缝的诊断 | 第77页 |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 第77-79页 |
第七章 后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