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岩层移动论文

地表厚土层浅埋煤层覆岩运动与破坏规律研究

1 绪论第1-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3页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3-14页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2 浅埋煤层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第15-23页
 2.1 矿区地质特征第15-19页
  2.1.1 矿区地质概况第15-16页
  2.1.2 水文地质特征第16页
  2.1.3 工程地质特征第16-19页
 2.2 矿区围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第19-21页
  2.2.1 粘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第19-20页
  2.2.2 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第20-21页
 2.3 矿区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厚粘土层浅埋煤层顶板稳定性模拟实验研究第23-47页
 3.1 相似模拟实验简介第23-29页
  3.1.1 实验目的第23页
  3.1.2 实验对象第23页
  3.1.3 相似条件确定第23-26页
  3.1.4 模拟支架制作第26-27页
  3.1.5 模拟实验研究方法第27-29页
 3.2 模拟实验结果第29-41页
  3.2.1 来压判据第29页
  3.2.2 工作阻力—推进距离关系第29-30页
  3.2.3 老顶来压强度第30页
  3.2.4 覆岩变形与破坏规律第30-41页
 3.3 实验结果分析第41-46页
  3.3.1 工作面支护阻力分析第41-44页
  3.3.2 三趾马红土层对老顶的影响分析第44-45页
  3.3.3 覆岩垮落高度影响分析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浅埋煤层组合关键层失稳临界突变分析第47-56页
 4.1 突变理论第47-48页
 4.2 地层控制中的突变第48-50页
 4.3 层状顶板的力学模型第50-51页
 4.4 组合关键层系统的突变模型第51-55页
  4.4.1 系统的势函数的确定第51-52页
  4.4.2 尖角突变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厚粘土层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移动数值模拟分析第56-66页
 5.1 程序特点及计算实施第56-60页
  5.1.1 本构关系与屈服函数第56-57页
  5.1.2 单元特征第57-58页
  5.1.3 开挖模拟第58-59页
  5.1.4 程序组成第59-60页
 5.2 计算模型及参数确定第60-61页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0页
  5.2.2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60-61页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1-65页
  5.3.1 围岩应力分析第61-63页
  5.3.2 覆岩运动分析第63-64页
  5.3.3 覆岩破坏分析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结论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钣金柔性生产线的负荷分配与平衡研究
下一篇:反义hTRT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端粒酶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