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 无权处分行为的含义解析 | 第8-10页 |
二、 不同法律构造下无权处分行为的内涵界定 | 第10-29页 |
(一) 非以物权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模式分析 | 第12-16页 |
(二) 以物权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模式分析 | 第16-21页 |
(三) 物权行为模式与非物权行为模式的比较 | 第21-29页 |
三、 我国《合同法》第51条无权处分行为内涵的界定 | 第29-38页 |
四、 无权处分行为的外延——《合同法》第51条的适用范围 | 第38-43页 |
(一) 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构成 | 第39-40页 |
(二) 无权处分行为适用范围的争议焦点评介 | 第40-43页 |
五、 无权处分行为法律关系及其调整 | 第43-56页 |
(一) 无权处分行为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角色定位 | 第44-46页 |
(二) 原权利人与无权处分人之间的关系 | 第46-49页 |
(三) 原权利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 第49-53页 |
(四) 无权处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 第53-56页 |
六、 结论 | 第56-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