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定义 | 第8-13页 |
1.1.1 有组织犯罪的概念 | 第8-12页 |
1.1.2 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定义 | 第12-13页 |
1.2 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 第13-15页 |
1.3 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时代特点 | 第15-19页 |
第2章 几种典型的跨国有组织犯罪 | 第19-30页 |
2.1 恐怖犯罪 | 第19-22页 |
2.1.1 恐怖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19-20页 |
2.1.2 恐怖犯罪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页 |
2.1.3 恐怖犯罪的类型 | 第20页 |
2.1.4 恐怖犯罪和有组织犯罪 | 第20-22页 |
2.1.5 恐怖犯罪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 第22页 |
2.2 洗钱犯罪 | 第22-27页 |
2.2.1 洗钱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22-24页 |
2.2.2 洗钱犯罪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 第24-25页 |
2.2.3 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25页 |
2.2.4 洗钱犯罪与有组织犯罪 | 第25-27页 |
2.3 走私犯罪 | 第27-30页 |
2.3.1 走私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27页 |
2.3.2 走私犯罪分布的区域 | 第27-28页 |
2.3.3 走私犯罪与有组织犯罪 | 第28页 |
2.3.4 走私犯罪的危害和国际反走私斗争 | 第28-30页 |
第3章 国际社会关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和实践 | 第30-40页 |
3.1 各国的国内立法和实践 | 第30-31页 |
3.2 国际社会的立法和实践 | 第31-32页 |
3.3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 第32-40页 |
3.3.1 《公约》通过的背景 | 第32-33页 |
3.3.2 《公约》的基本内容 | 第33-36页 |
3.3.3 《公约》在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 | 第36页 |
3.3.4 《公约》对我国刑法产生的影响 | 第36-40页 |
第4章 21世纪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对策 | 第40-51页 |
4.1 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40-43页 |
4.2 国际司法协作的对策 | 第43-48页 |
4.2.1 确立普遍管辖原则 | 第44-45页 |
4.2.2 协助调查取证 | 第45-47页 |
4.2.3 交流犯罪情报资料 | 第47-48页 |
4.3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 第48-51页 |
4.3.1 立法对策 | 第48-49页 |
4.3.2 执法对策 | 第49页 |
4.3.3 加强和国际刑警组织的合作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