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氨氮和有机物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研究水源水质特征 | 第13-15页 |
·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 | 第15-16页 |
·氨氮和有机污染物净化去除技术 | 第16-25页 |
·常规强化处理 | 第16-20页 |
·深度处理 | 第20-22页 |
·生物预处理 | 第22-24页 |
·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技术 | 第24-25页 |
·致臭物质净化去除技术 | 第25-27页 |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 | 第25-26页 |
·预氧化除臭技术 | 第26页 |
·生物除臭技术 | 第26页 |
·多种技术联用除臭 | 第26-27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页 |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试验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 | 第29-37页 |
·试验工艺流程及规模 | 第29-31页 |
·试验单元装置及运行投加药剂 | 第31-35页 |
·混凝反应器 | 第31-32页 |
·斜管沉淀池 | 第32页 |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 | 第32-34页 |
·砂滤池 | 第34页 |
·水箱 | 第34-35页 |
·试验过程投加药剂 | 第35页 |
·水质检测项目及方法 | 第35-36页 |
·水质检测项目与方法 | 第35页 |
·试验水质目标 | 第35-36页 |
·试验进展安排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强化常规工艺应急处理研究 | 第37-51页 |
·研究思路 | 第37页 |
·强化混凝沉淀去除突发污染物研究 | 第37-41页 |
·絮凝剂投加量优化实验 | 第38页 |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第38-40页 |
·臭阈值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第40-41页 |
·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突发污染物研究 | 第41-45页 |
·高锰酸钾投加量优化实验 | 第41-42页 |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第42-44页 |
·臭阈值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第44-45页 |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去除突发污染物研究 | 第45-49页 |
·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优化实验 | 第45-46页 |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第46-47页 |
·臭味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后应急处理研究 | 第51-61页 |
·研究思路 | 第51页 |
·突发微氨氮污染时新型净水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第51-55页 |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第52-54页 |
·臭味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第54-55页 |
·突发高氨氮污染时新型净水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第55-59页 |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第56-58页 |
·臭味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预投硝化细菌促生剂强化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 第61-76页 |
·研究思路 | 第61页 |
·预投硝化细菌促生剂试验研究 | 第61-66页 |
·突发微氨氮污染时处理效果分析 | 第61-65页 |
·突发高氨氮污染时处理效果分析 | 第65-66页 |
·硝化细菌促生剂时效性分析 | 第66-72页 |
·投加周期为 2 周时净水效果分析 | 第67-68页 |
·投加周期为 3 周时净水效果分析 | 第68-70页 |
·投加周期为 4 周时净水效果分析 | 第70-72页 |
·人工加氨模拟水源高幅度氨氮突变试验 | 第72-75页 |
·硝化细菌促生剂投加后初期 BAC 应急处理效果 | 第72-73页 |
·硝化细菌促生剂投加后末期 BAC 应急处理效果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预投高锰酸钾强化有机物及臭味去除效果研究 | 第76-90页 |
·研究思路 | 第76页 |
·高锰酸钾投加量优化试验 | 第76-82页 |
·臭味去除效果 | 第77页 |
·锰去除效果分析 | 第77-78页 |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第78-80页 |
·UV254去除效果分析 | 第80-82页 |
·水源突发污染时预投高锰酸钾的应急处理效果 | 第82-89页 |
·突发微氨氮污染时应急处理效果分析 | 第83-86页 |
·突发高氨氮污染时应急处理效果分析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建议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附件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