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24页 |
第1章 蜂毒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 第24-4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6-36页 |
·蜂毒影响肿瘤细胞系体外增殖的实验研究 | 第26-30页 |
·蜂毒对K1735M2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30-31页 |
·蜂毒对K1735M2细胞DNA的影响 | 第31-32页 |
·蜂毒对K1735M2细胞分化的作用 | 第32页 |
·蜂毒对K1735M2细胞与基底膜成分粘附能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蜂毒对K1735M2细胞膜蛋白结构的影响 | 第33-34页 |
·蜂毒对K1735M2细胞Caspase-3蛋白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蜂毒对小鼠黑色素瘤移植性肿瘤体内抑制实验研究 | 第36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36-44页 |
·实验讨论 | 第36-43页 |
·研究小结 | 第43-44页 |
附: 黑色素瘤简介 | 第44-46页 |
第2章 蜂毒指标性成分体内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6-59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6-57页 |
·高效液相凝胶层析法测定蜂毒中主要成分蜂毒肽含量 | 第47-49页 |
·凝血酶原活化时间法测定蜂毒抗凝血的生物活性 | 第49页 |
·样品中多肽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49-52页 |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动物体内蜂毒血药浓度 | 第52-57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57-59页 |
·实验讨论 | 第57-58页 |
·研究小结 | 第58-59页 |
第3章 蜂毒理化性质及其初步稳定性的考察 | 第59-75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9-6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0-72页 |
·蜂毒成分的分离和精制 | 第60-65页 |
·蜂毒活性组分生物稳定性初步考察 | 第65-69页 |
·蜂毒肽在溶液中构象的变化 | 第69-70页 |
·蜂毒肽与磷脂膜中状态的考察 | 第70-72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72-75页 |
·实验讨论 | 第72-74页 |
·研究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蜂毒口服结肠粘附定位释药系统的设计 | 第75-10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75-7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76-93页 |
·蜂毒口服结肠粘附定位释药系统的制备工艺与评价方法 | 第76-78页 |
·蜂毒口服结肠粘附定位释药系统处方因素的影响 | 第78-84页 |
·海藻酸钙凝胶小球处方组成的筛选 | 第84-88页 |
·蜂毒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工艺因素的考察 | 第88-90页 |
·试验条件对包衣微丸中蜂毒多肽释放的影响 | 第90-91页 |
·海藻酸钙凝胶小球中钙离子的空间分布 | 第91-93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93-101页 |
·实验讨论 | 第93-99页 |
·研究小结 | 第99-101页 |
第5章 蜂毒口服包衣微丸体内过程的初步评价 | 第101-11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01-10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02-108页 |
·口服结肠粘附定位释药系统在人胃肠道中γ-闪烁显像示踪研究 | 第102-103页 |
·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及口服给药研究 | 第103-108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108-110页 |
·实验讨论 | 第108-109页 |
·研究小结 | 第109-110页 |
全文结论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附录 | 第126-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