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目录 | 第11-16页 |
引言 | 第16-29页 |
1 羟基喜树碱及其应用研究 | 第16-17页 |
2 肿瘤局部药动学研究 | 第17-26页 |
·抗肿瘤药物药动学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微透析技术概况、原理 | 第17-18页 |
·微透析技术应用到肿瘤局部药动学的优势、意义 | 第18-19页 |
·微透析技术进行肿瘤局部药动学的一般方法 | 第19-23页 |
·微透析应用于肿瘤局部药动学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图 | 第26-29页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7-29页 |
第一章 HCPT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9-35页 |
1 前言 | 第29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29-30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29-30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30页 |
·其他仪器 | 第30页 |
3 方法和结果 | 第30-33页 |
·HCPT开环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 | 第30页 |
·HCPT闭环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 | 第30页 |
·HCPT开环、闭环混合标准品液的配制 | 第30页 |
·HCPT开环、闭环混合标供试品液的配制 | 第30页 |
·液相色谱条件 | 第30-31页 |
·方法的专属性 | 第31-32页 |
·HCPT开、闭环线性关系考察 | 第32-33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3页 |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 第33页 |
·定量限与检测限 | 第33页 |
4 小结 | 第33-34页 |
5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二章 HCPT微透析取样方法建立 | 第35-67页 |
第一节 开环羟基喜树碱微透析回收率的体外研究 | 第35-40页 |
1 前言 | 第35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35-36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35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35页 |
·其他仪器 | 第35-36页 |
3 方法与结果 | 第36-39页 |
·分析条件 | 第36页 |
·开环HCPT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6页 |
·开环HCPT供试品液配制 | 第36页 |
·流速对回收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4 小结 | 第39页 |
5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闭环羟基喜树碱回收率体外研究 | 第40-46页 |
1 前言 | 第40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40-41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40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40页 |
·其他仪器 | 第40-41页 |
3 方法与结果 | 第41-43页 |
·分析条件 | 第41页 |
·闭环HCPT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1页 |
·闭环HCPT供试品液配制 | 第41页 |
·流速对回收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浓度对HCPT闭环回收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 第43页 |
4 小结 | 第43-44页 |
5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羟基喜树碱回收率变化特性研究 | 第46-56页 |
1 前言 | 第46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46-47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46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46页 |
·其他仪器 | 第46-47页 |
·实验动物 | 第47页 |
3 方法和结果 | 第47-53页 |
·分析条件 | 第47页 |
·HCPT开、闭环对照晶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HCPT开、闭环供试品液配制 | 第47页 |
·流速对回收率影响 | 第47-49页 |
·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开环、闭环HCPT回收率稳定性研究 | 第50-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5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四节 内标法可行性考察 | 第56-67页 |
1 前言 | 第56-58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58-59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58-59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59页 |
·其他仪器 | 第59页 |
·实验动物 | 第59页 |
3 方法和结果 | 第59-65页 |
·分析条件 | 第59页 |
·对照品液的制备 | 第59-60页 |
·供试品液配制 | 第60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60页 |
·灌流液中加入CPT对HCPT开环、闭环回收率的影响 | 第60-62页 |
·回收率比值P稳定性考察考察 | 第62-65页 |
4 小结 | 第65-66页 |
5 讨论 | 第66-67页 |
第三章 羟基喜树碱体内整体药动学研究 | 第67-87页 |
第一节 反透析法测定HCPT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 | 第67-71页 |
1 前言 | 第67-68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68-69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68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68页 |
·其他仪器 | 第68页 |
·实验动物 | 第68-69页 |
3 方法和结果 | 第69-70页 |
·样品分析条件 | 第69页 |
·HCPT开、闭环标准品配制 | 第69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69页 |
·HCPT大鼠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第69-70页 |
4 小结 | 第70页 |
5 讨论 | 第70-71页 |
第二节 羟基喜树碱注射液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71-80页 |
1 前言 | 第71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71-72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71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71页 |
·其他仪器 | 第71-72页 |
·实验动物 | 第72页 |
3 方法和结果 | 第72-78页 |
·分析条件 | 第72页 |
·HCPT开、闭环标准品配制 | 第72页 |
·供试品配制 | 第72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72页 |
·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72页 |
·实验结果 | 第72-78页 |
4 小结 | 第78-79页 |
5 讨论 | 第79-80页 |
第三节 自制磁性热敏脂质体的整体药动学 | 第80-87页 |
1 前言 | 第80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80-81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80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80页 |
·其他仪器 | 第80-81页 |
·实验动物 | 第81页 |
3 方法和结果 | 第81-86页 |
·样品分析条件 | 第81页 |
·HCPT开、闭环标准品配制 | 第81页 |
·供试品配制 | 第81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81页 |
·自制磁性热敏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81-82页 |
·实验结果 | 第82-86页 |
4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四章 羟基喜树碱肿瘤局部药动学 | 第87-112页 |
第一节 昆明小鼠皮下肿瘤模型的建立 | 第88-99页 |
1 前言 | 第88-90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90页 |
·实验仪器 | 第90页 |
·试剂 | 第90页 |
·实验动物 | 第90页 |
3 方法和结果 | 第90-96页 |
·种鼠接种前处理 | 第90页 |
·种鼠接种H_(22)肝癌细胞株 | 第90页 |
·H_(22)肝癌细胞传代培养 | 第90页 |
·小鼠皮下接种H_(22)肝癌细胞 | 第90页 |
·记录相关数据,观察肿瘤变化 | 第90-91页 |
·实验结果 | 第91-96页 |
4 小结 | 第96-97页 |
5 讨论 | 第97-99页 |
第二节 自制羟基喜树碱磁性热敏脂质体肿瘤局部药动学 | 第99-112页 |
1 前言 | 第99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99-100页 |
·药物和试剂 | 第99-100页 |
·微透析系统 | 第100页 |
·其他仪器 | 第100页 |
·实验动物 | 第100页 |
3 方法和结果 | 第100-109页 |
·分析条件 | 第100页 |
·HCPT开、闭环标准品配制 | 第100页 |
·供试品配制 | 第100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100-101页 |
·自制磁性热敏脂质体肿瘤局部药动学及靶向释药性研究 | 第101-102页 |
·实验结果 | 第102-109页 |
4 小结 | 第109-110页 |
5 讨论 | 第110-112页 |
结语 | 第112-114页 |
1 研究结论 | 第112页 |
2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附录 | 第118-119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