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工业论文--加工机具与设备论文--机床论文

带锯机机械式张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概论第8-23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国内木工带锯机研究现状及发展第8-21页
  1.2.1 国内外木工带锯机发展概况第8-9页
  1.2.2 国内外木工带锯机研究现状及发展第9-21页
 1.3 文献资料分析第21-22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22页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第22页
  1.4.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2页
 1.5 本章小节第22-23页
2 带锯机机械式张紧系统动态特性测试方法的研究第23-35页
 2.1 带锯机机械式张紧系统动态特性测试的目的第23页
 2.2 动态实验的基本原理第23-24页
  2.2.1 系统的动态特性第23页
  2.2.2 系统对于不同输入时的频率响应第23-24页
 2.3 机械动态测试的基本方法第24页
 2.4 振动测试及其信号分析的任务第24-30页
  2.4.1 测试系统组成第24-29页
  2.4.2 带锯机挺杆式张紧系统的标定第29-30页
 2.5 带锯机实验用传感器的标定第30-31页
  2.5.1 带锯机实验用传感器标定与校准内容第30页
  2.5.2 上锯轮检测点传感器标定与校准方法与原理第30-31页
 2.6 实验信号的采集内容第31页
 2.7 实验测点的选择第31-34页
 2.8 本章小节第34-35页
3 带锯机机械式张紧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第35-77页
 3.1 复式杠杆压砣式带锯机张紧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第35-59页
  3.1.1 带锯机杠杆压砣式张紧系统的弹性动力学分析第35-47页
  3.1.2 杠杆压砣张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47-59页
 3.2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59-77页
  3.2.1 弹性提杆式张紧系统的弹性动力学分析第59-69页
  3.2.2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动力学研究第69-77页
4 带锯机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研究第77-105页
 4.1 计算机仿真的研究及理论第77-78页
  4.1.1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第77-78页
  4.1.2 系统仿真的种类第78页
  4.1.3 计算机仿真第78页
  4.1.4 本研究采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第78页
 4.2 带锯机机械式张紧系统计算机仿真模型的计算第78-83页
  4.2.1 带锯机杠杆压砣式张紧系统计算机仿真模型的计算第78-81页
  4.2.2 带锯机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计算机仿真模型的计算第81-83页
 4.3 带锯机机械式张紧系统计算机仿真第83-103页
  4.3.1 带锯机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研究第83-94页
  4.3.2 带锯机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挺杆计算机SIMULINK仿真的研究第94-98页
  4.3.3 带锯机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挺杆关键件优化设计的研究第98-99页
  4.3.4 带锯机杠杆压砣式张紧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研究第99-101页
  4.3.5 带锯机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时滞系统辩识计算机仿真的研究第101-103页
 4.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5 带锯机机械式张紧系统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第105-133页
 5.1 带锯机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锯条横向振动的实验研究第105-106页
  5.1.1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弹簧刚度对锯条横向振动影响的研究第105-106页
 5.2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锯条扭转振动的实验研究第106-108页
  5.2.1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弹簧刚度对锯条扭转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第106-108页
 5.3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弹簧刚度对锯机上锯轮前轴承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第108-109页
  5.3.1 实验条件第108页
  5.3.2 实验结果第108页
  5.3.3 讨论第108-109页
 5.4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弹簧刚度对锯机上锯轮后轴承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第109-110页
  5.4.1 实验条件第109页
  5.4.2 实验结果第109页
  5.4.3 讨论第109-110页
 5.5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不同弹簧刚度与前挺杆纵向振动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第110-112页
  5.5.1 实验条件第110页
  5.5.2 实验结果第110-111页
  5.5.3 讨论第111-112页
 5.6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不同弹簧刚度对后挺杆纵向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第112-113页
  5.6.1 实验条件第112页
  5.6.2 实验结果第112页
  5.6.3 讨论第112-113页
 5.7 弹性挺杆张紧系统锯切时的对比实验研究第113-119页
  5.7.1 锯条横向振动速度的对比实验第113-114页
  5.7.2 扭转振动对比实验第114-116页
  5.7.3 弹性挺杆张紧系统前后挺杆锯切前后的振动对比第116-117页
  5.7.4 弹性挺杆张紧系统前后轴承垂向振动不同工况时的振动对比第117页
  5.7.5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带锯机与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带锯机锯切板材精度对比第117-119页
  5.7.6 锯条使用情况对比第119页
  5.7.7 锯机状况对比第119页
 5.8 原杠杆压砣张紧系统的实验及分析第119-123页
  5.8.1 实验结果第119-123页
 5.9 带锯机挺杆式张紧系统瞬态激励对锯条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第123-125页
  5.9.1 实验条件第123页
  5.9.2 实验仪器第123页
  5.9.3 实验结果第123-124页
  5.9.4 讨论第124-125页
 5.10 带锯机挺杆式张紧系统振动影响的实验谱分析研究第125-127页
  5.10.1 空载时的互功率谱分析第125页
  5.10.2 锯切时的互功率谱分析第125-127页
 5.11 带锯机挺杆式张紧系统振动影响的实验相关分析研究第127-128页
  5.11.1 空载时的互相关分析第127-128页
  5.11.2 锯切时的互相关分析第128页
 5.12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时滞的研究第128-129页
 5.13 弹性挺杆式张紧系统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第129-131页
 5.14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结论第133-134页
今后应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个人简历第142-143页
附录1第143-144页
附录2第144-147页
附录3第147-148页
附录4第148-149页
附录5第149-150页
附录6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晏子形象及其源流研究
下一篇:基督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以福建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