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石化行业研究与开发(R&D)问题的提出 | 第1-19页 |
1.1 R&D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 第7-8页 |
1.2 R&D在石化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8-10页 |
1.3 石化R&D体系的构成 | 第10-16页 |
1.3.1 企业和企业内部的R&D机构 | 第11-12页 |
1.3.2 石化的直属研究院所 | 第12-13页 |
1.3.3 高等院校 | 第13-14页 |
1.3.4 社会科研机构 | 第14页 |
1.3.5 技术开发中心 | 第14-16页 |
1.4 石化行业中R&D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1.4.1 项目形成过程中的问题 | 第16-17页 |
1.4.2 技术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 第17-19页 |
2 原因剖析与对策措施 | 第19-23页 |
2.1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9-21页 |
2.1.1 企业不是创新主体 | 第19页 |
2.1.2 R&D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同步 | 第19-20页 |
2.1.3 R&D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 第20-21页 |
2.2 解决问题的措施——建立面向企业的R&D模式 | 第21-23页 |
3 面向石化企业的R&D模式的构建 | 第23-48页 |
3.1 企业R&D活动遵循特定的模式 | 第23-24页 |
3.2 石化R&D模式的纵向演变 | 第24-26页 |
3.2.1 凭直觉的线性模式阶段 | 第25-26页 |
3.2.2 项目联结模式阶段 | 第26页 |
3.2.3 与战略结合模式阶段 | 第26页 |
3.3 石化R&D模式横向对比 | 第26-32页 |
3.3.1 Shell与商业结合新模式 | 第27-28页 |
3.3.2 俄罗斯的Luk模式 | 第28-30页 |
3.3.3 IFP的多边协作模式 | 第30-31页 |
3.3.4 评价 | 第31-32页 |
3.4 面向石化企业的R&D模式 | 第32-48页 |
3.4.1 模式的特点 | 第32-33页 |
3.4.2 信息流和物流 | 第33-35页 |
3.4.3 各R&D主体的作用 | 第35-40页 |
3.4.4 企业获取技术的途径 | 第40-41页 |
3.4.5 面向石化企业R&D细分模式:指导模式(超前层) | 第41-43页 |
3.4.6 联合模式(联合层) | 第43-45页 |
3.4.7 嵌入模式(紧密层) | 第45-48页 |
4 案例分析:渣油加氢项目的实例分析和启示 | 第48-55页 |
4.1 项目简介 | 第48-49页 |
4.2 项目的进行过程 | 第49-50页 |
4.3 项目的启示 | 第50-55页 |
4.3.1 重视基础研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 第50-51页 |
4.3.2 职责清晰是保证成果质量条件 | 第51-52页 |
4.3.3 R&D战略与总体战略的统一 | 第52-53页 |
4.3.4 突破性技术的产生,带动重大技术跨越 | 第53-55页 |
5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