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12页 |
1.1 ~(14)C与碳循环研究 | 第6-9页 |
1.2 国内外土壤~(14)C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鼎湖山亚热带森林土壤~(14)C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2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4页 |
2.1 区域地质 | 第12页 |
2.2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2-14页 |
3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描述 | 第14-18页 |
3.1 Ⅰ号剖面 | 第14页 |
3.2 Ⅱ号剖面 | 第14-15页 |
3.3 Ⅲ、Ⅳ号剖面 | 第15-18页 |
4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18-30页 |
4.1 样品~(14)C测量 | 第18-21页 |
4.2 土壤有机质测量 | 第21-22页 |
4.3 pH测量 | 第22页 |
4.4 总氮测量 | 第22-23页 |
4.5 粒度分析 | 第23页 |
4.6 实验结果 | 第23-30页 |
5 ~(14)C与土壤有机质等参量间的关系 | 第30-43页 |
5.1 土壤有机质等参量的相关性及剖面间差异 | 第30-32页 |
5.2 极显著相关参量间的分布特征 | 第32-36页 |
5.3 土壤剖面有机质组分和碳通量 | 第36-39页 |
5.4 Δ~(14)C与土壤有机质等参量的相关性及剖面差异 | 第39-41页 |
5.5 土壤~(14)C与粒度相关分析 | 第41-43页 |
6 土壤~(14)C年龄和~(14)C示踪意义 | 第43-55页 |
6.1 土壤~(14)C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校正 | 第43-46页 |
6.2 土壤~(14)C示踪意义 | 第46-51页 |
6.3 土壤~(14)C表观年龄意义 | 第51-55页 |
7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