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绪言 | 第9-11页 |
|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 | 第9页 |
|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概况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2 转换层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工程实践概况 | 第11-18页 |
| ·转换层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转换层的概念 | 第11页 |
| ·转换层的提出 | 第11-12页 |
| ·转换层的结构类型 | 第12-15页 |
| ·转换层设置高度 | 第15-16页 |
| ·工程实践概况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3 沪州波士顿国际大厦工程概况及结构分析程序选择 | 第18-23页 |
| ·工程概况 | 第18页 |
| ·结构分析程序选择 | 第18-23页 |
| 4 沪州波士顿国际大厦转换层结构分析与设计 | 第23-47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转换层设置高度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23-32页 |
| ·分析模型及结构基本参数 | 第23-24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24-32页 |
| ·转换层上、下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32-39页 |
| ·规范对转换层上、下侧向刚度比的要求 | 第32-33页 |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3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33-39页 |
| ·转换层楼板厚度对转换梁抗扭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 ·梁中扭矩产生的原因 | 第39-40页 |
| ·梁上偏心荷载作用下楼板厚度对梁抗扭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主次梁相互作用下楼板对梁抗扭问题的影响 | 第41-43页 |
| ·转换层结构设计 | 第43-46页 |
| ·抗震概念设计 | 第43-44页 |
| ·设计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5 结语 | 第47-49页 |
| ·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 第47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