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鲫鱼PKR-like(PKZ)Zα结构域与d(GC)、d(TA)重组质粒的亲和性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16页
   ·eIF2α激酶家族第7-9页
     ·eIF2α激酶结构特征第7-8页
     ·eIF2α激酶作用机制第8-9页
   ·鱼类eIF2α激酶与PKZ第9-12页
   ·Zα研究进展第12-15页
     ·Zα的功能第12-13页
     ·Zα结构特征第13-15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6页
   ·主要试剂、试剂盒第16页
   ·质粒和菌株第16-17页
   ·相关软件第17页
   ·替换型P_(Zα1Zα1)cDNA的构建第17-19页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第17-18页
     ·目的基因片段的连接与鉴定第18-19页
   ·P_(Zα)定点突变第19-22页
     ·引物设计第20页
     ·质粒模板处理第20-21页
     ·PCR扩增突变产物第21-22页
     ·测序鉴定第22页
   ·原核表达第22-23页
   ·表达产物的纯化(Pz0第23-24页
   ·P_(Zα)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24-25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页
     ·样品的测定第24-25页
   ·d(GC)_6、d(GC)_(13)和d(TA)_(13)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5页
   ·发夹结构核酸与寡聚核酸的构建第25-26页
   ·甲基化抑制试验第26-27页
     ·含d(GC)_6、d(GC)_(13)片段DNA的制备第26页
     ·甲基化抑制试验第26-27页
   ·凝胶阻滞实验第27-28页
     ·P_(Zα)与重组质粒d(GC)_6、d(GC)_(13)和d(TA)_(13)的结合第27页
     ·不同浓度P_(Zα)与重组质粒d(GC)_6、d(GC)_(13)和d(TA)_(13)的结合第27页
     ·P_(Zα)与发夹结构和寡聚核酸的结合第27-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8-37页
   ·P_(Zα1Zα1) cDNA的构建第28-29页
   ·PCR法定点突变第29-30页
   ·原核表达及纯化第30-31页
     ·P_(Zα) cDNA的原核表达第30-31页
     ·P_(Zα) 的纯化第31页
   ·P_(Zα) 浓度的测定第31-33页
   ·d(GC)_6、d(GC)_(13)、d(TA)_(13)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3页
   ·甲基化抑制试验第33-34页
     ·含d(GC)_6、d(GC)_(13)片段DNA的克隆第33-34页
     ·甲基化抑制实验第34页
   ·P_(Zα)与核酸分子的结合第34-37页
     ·P_(Zα)与重组质粒d(GC))6、d(GC)_(13)和d(TA)_(13)的结合第34-35页
     ·不同浓度P_(Zα)与d(GC)_6、d(GC)_(13)和d(TA)_(13)重组质粒结合第35-36页
     ·P_(Zα)与发夹结构核酸和寡聚核酸的结合第36-37页
第四章 讨论第37-41页
   ·d(GC)n等核酸分子可以形成Z-DNA第37-38页
   ·Zα_(PKR-like)与d(GC)n等核酸分子的结合第38页
   ·Zα与核酸的结合的分子机理第38-41页
     ·Zα与核酸结合模型第38-39页
     ·Zα与核酸相互作用的保守位点第39-41页
第五章 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录1:缩略语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系统研究
下一篇:C-erbB2蛋白在小鼠围着床期子宫中的表达及其对体外胚胎着床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