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

亚热带不同耕地土壤和利用类型对“碳源/汇”贡献的差异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引言第12-13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0页
   ·土壤有机碳的重要作用第13-14页
   ·国外土壤有机碳的研究第14-16页
   ·国内土壤有机碳的研究第16-20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页
3 研究区概述第20-23页
   ·福建省概况第20页
   ·研究区县域概况第20-23页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第20-21页
     ·气候第21页
     ·地形地貌第21页
     ·植被第21-22页
     ·水文第22页
     ·土壤第22-23页
     ·主要成土母质第23页
4 研究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第23页
   ·总体思路第23页
   ·技术路线第23页
5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23-32页
   ·资料收集与整理第23-24页
     ·空间数据第23页
     ·属性数据第23-24页
   ·信息集成第24-30页
     ·耕地-土壤图斑数据库的建立第24页
     ·两期土壤调查样点数据库的建立第24页
     ·土壤属性数据空间插值方法的确定第24-25页
     ·耕地土壤容重模型的确定第25-30页
     ·耕层土壤有机质及容重空间属性数据库的建立第30页
   ·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计算第30-32页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时空变化分析第32页
   ·数据统计汇总第32页
   ·图件编制输出第32页
6 结果与分析第32-67页
   ·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时空变化第32-47页
     ·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总体空间分异特征第32-36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机碳密度的时空变化第36-45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异第36-44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机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第44-45页
     ·不同利用类型下有机碳密度的时空变化第45-47页
       ·不同利用类型下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异第45-46页
       ·不同利用类型下有机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第46-47页
   ·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第47-62页
     ·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总体时空变化特征第47-50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第50-60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第50-58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机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第58-60页
     ·不同利用类型下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第60-62页
       ·不同利用类型下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第60-61页
       ·不同利用类型下有机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第61-62页
   ·不同气候带下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差异第62-67页
     ·不同气候带下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总体变化差异第62页
     ·不同气候带下耕地土壤类型有机碳密度的变化差异第62-67页
     ·不同气候带下耕地利用类型有机碳密度的变化差异第6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架桥空间造景研究--以福州为例
下一篇:WEPP模型在南方红壤果园区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