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感应加热原理及主要特点 | 第9-13页 |
| ·电磁感应与涡流发热 | 第9-10页 |
| ·集肤效应及透入深度 | 第10-11页 |
| ·圆环效应 | 第11页 |
| ·透入式加热和传导式加热 | 第11页 |
| ·感应加热的能量参数 | 第11-12页 |
| ·感应加热的优点 | 第12-13页 |
| ·感应加热数值模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概述 | 第13-16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感应加热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17-27页 |
| ·电磁场的基本理论 | 第17-19页 |
| ·安培环路定律 | 第17页 |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第17页 |
| ·高斯电通定律 | 第17-18页 |
| ·高斯磁通定律 | 第18页 |
| ·Maxwell 方程组的微分形式 | 第18-19页 |
| ·基于矢量磁位A 的感应加热涡流场基本方程 | 第19-20页 |
| ·边界条件的分析 | 第20-22页 |
| ·电磁场复边值问题的方程 | 第22-23页 |
| ·电磁场方程的有限元离散 | 第23-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感应加热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第27-33页 |
| ·温度场瞬态方程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 ·感应加热温度场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感应加热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方程 | 第29-32页 |
| ·空间域的离散 | 第29-31页 |
| ·时间域的离散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感应加热磁-热耦合场的ANSYS 计算 | 第33-56页 |
| ·ANSYS 软件的一般分析过程 | 第33-34页 |
| ·ANSYS 中电磁—热耦合场的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 ·ANSYS 中耦合场的计算及本文所采用的方法 | 第34-35页 |
| ·ANSYS 中材料非线性问题的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 ·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计算 | 第36-37页 |
| ·辐射和空气对流的影响及计算处理方法 | 第36页 |
| ·工件移动的影响及处理 | 第36页 |
| ·线圈与工件感生电流相互影响的处理 | 第36-37页 |
|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7-40页 |
| ·问题的描述和假设 | 第37-38页 |
| ·材料特性 | 第38-40页 |
| ·样件模拟与分析 | 第40-55页 |
| ·模型建立 | 第40页 |
| ·分析单元 | 第40-41页 |
| ·网格剖分 | 第41-42页 |
| ·边界条件 | 第42页 |
| ·电磁场计算结果 | 第42页 |
| ·温度场计算结果及影响分析 | 第42-55页 |
| ·结果分析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感应加热温度场的实验验证 | 第56-62页 |
| ·系统构成与参数选择 | 第56-57页 |
| ·工件内温度的模拟与测量 | 第57-61页 |
| ·建模方法 | 第57-58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比较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 | 第67-72页 |
| 附录A:本论文的部分程序清单 | 第67-72页 |
|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