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真美观及其文学传承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序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疾虚妄”之具体形态 | 第11-31页 |
第一节 “虚”之离本失实 | 第12-16页 |
一、无中生有之虚 | 第12-14页 |
二、灾异谴告之篇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妄”之谬妄背道 | 第16-21页 |
一、鬼神祭祀之妄 | 第16-19页 |
二、感类之妄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增”之妄加夸耀 | 第21-31页 |
一、赞颂往哲先贤,丑化道德败类 | 第22-25页 |
二、相面之术 | 第25-31页 |
第二章 立“实诚”求“真美” | 第31-45页 |
第一节 求真务实,坚定疾妄 | 第32-38页 |
一、物欲的原动力 | 第32-34页 |
二、传世之不朽 | 第34-38页 |
第二节 实事求是,以真为美 | 第38-42页 |
一、实事为真 | 第38-41页 |
二、真挚激切的情感 | 第41-42页 |
第三节:溯本正源,以诚立文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回环往复”重要一环 | 第45-59页 |
第一节 “直录其事”中的虚构手段 | 第46-48页 |
一、“直录其事”为根本 | 第46-47页 |
二、虚构之叙事手段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谶纬途中的“真美”之行 | 第48-51页 |
一、以真为美,恰当典范 | 第48-50页 |
二、一味求真,过犹不及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文心之中的虚实之度 | 第51-59页 |
一、为文之心:本色之为美 | 第51-55页 |
二、虚实之“度”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