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投资模型与业绩评价

内容提要第1-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9-10页
 第三节 论文创新第10-12页
第二章 指数跟踪误差研究综述第12-42页
 第一节 指数跟踪误差的产生背景第12-19页
  一、积极投资第12-13页
  二、消极投资第13-15页
  三、积极投资与指数化投资的争论第15-17页
  四、国外指数化投资发展现状第17-19页
 第二节 指数跟踪误差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一、有效市场理论第19-21页
  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第21-23页
 第三节 指数跟踪研究综述第23-34页
  一、指数跟踪的内涵第23-28页
  二、指数跟踪的研究现状与评述第28-33页
  三、指数跟踪研究的发展趋势第33-34页
 第四节 我国的相关研究及指数化投资现状第34-42页
  一、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相关研究第34-36页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关研究第36-37页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及指数化投资现状第37-40页
  四、我国指数跟踪误差研究现状第40-42页
第三章 跟踪误差与跟踪误差风险第42-58页
 第一节 跟踪误差及计量第42-47页
  一、跟踪误差第42页
  二、跟踪误差的计量指标第42-45页
  三、跟踪误差的特征第45-46页
  四、跟踪误差的影响因素第46-47页
 第二节 跟踪误差风险第47-58页
  一、跟踪误差风险分析第47-52页
  二、跟踪误差风险计量第52-58页
第四章 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投资模型与实证第58-74页
 第一节 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投资模型第58-64页
  一、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及有效边界第58-61页
  二、基于跟踪误差的组合投资模型第61-64页
 第二节 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投资模型实证第64-74页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64-66页
  二、计量指标选取第66-67页
  三、模型选择第67-69页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第69-74页
第五章 不同协方差矩阵下的指数投资模型比较第74-92页
 第一节 协方差矩阵的估计第74-78页
  一、协方差矩阵估计的意义第74-75页
  二、不同的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第75-78页
 第二节 不同协方差矩阵下指数投资模型比较的实证第78-82页
  一、样本选取第78-79页
  二、计量指标选取第79页
  三、模型选择第79页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第79-82页
 第三节 不同协方差矩阵下指数跟踪的拟合检验第82-92页
  一、波动性的预测第82-83页
  二、实证方法第83-84页
  三、计量指标选取第84-85页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第85-92页
第六章 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基金业绩评价第92-124页
 第一节 基金业绩评价理论第92-96页
  一、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第92-93页
  二、基金历史业绩评价第93页
  三、经典的风险调整业绩评价方法第93-96页
 第二节 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基金业绩评价内容与方法第96-106页
  一、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基金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第96-97页
  二、指数基金投资风格评价第97-98页
  三、指数基金跟踪能力评价第98-99页
  四、指数基金历史业绩评价第99-105页
  五、指数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评价第105-106页
 第三节 基于跟踪误差的指数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第106-124页
  一、样本区间和样本基金第106-109页
  二、指数基金基本表现及其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09-111页
  三、指数基金投资风格评价的实证结果第111-113页
  四、指数基金跟踪能力评价的实证结果第113-115页
  五、指数基金历史业绩评价的实证结果第115-121页
  六、指数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评价的实证结果第121-124页
结论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1页
附录: 沪深300 行业指数编制方案第141-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4-145页
中文摘要第145-148页
Abstract第148-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转轨时期的政府规制质量研究
下一篇:我国经济周期阶段性和波动性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