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 ·ECIS过程 | 第13-15页 |
| ·电控离子分离膜 | 第15-16页 |
| ·NiHCF膜的制备 | 第16-17页 |
| ·NiHCF膜的电化学行为 | 第17-19页 |
| ·NiHCF膜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多孔ECIS膜电极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6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 ·NiHCF膜的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 ·电极基体制备 | 第27页 |
| ·电沉积法 | 第27-28页 |
| ·毛细化学沉积法 | 第28页 |
| ·脉冲电沉积法 | 第28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8-32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28-29页 |
| ·计时库仑法 | 第29页 |
|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第29-30页 |
| ·离子色谱分析 | 第30页 |
| ·XPS分析 | 第30页 |
| ·IR分析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多孔石墨基NiHCF电控离子分离膜电极制备与表征 | 第32-44页 |
| ·引言 | 第32-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 ·NiHCF薄膜电极的制备 | 第33页 |
| ·NiHCF膜电极性能实验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 ·NiHCF薄膜的SEM图及EDS谱 | 第34-36页 |
| ·NiHCF薄膜的电化学行为 | 第36页 |
| ·基体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制备液中乙醇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制膜液浓度与沉积次数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三维电极基体内NiHCF膜的分布 | 第39-40页 |
| ·三维NiHCF膜电极的再生 | 第40页 |
| ·三维NiHCF膜电极的循环寿命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碳纸/石墨基、碳纤维/石墨基复合NiHCF膜电极电控离子分离性能 | 第44-59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 ·膜电极制备 | 第45-46页 |
| ·膜电极性能实验 | 第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 ·不同基体复合膜电极循环伏安图 | 第46-48页 |
| ·碳纸/石墨NiHCF膜XPS、IR、SEM与EDS分析 | 第48-52页 |
| ·碳纤维/石墨NiHCF膜XPS分析和SEM图 | 第52-53页 |
| ·碳纸/石墨基膜电极ECIS过程 | 第53页 |
| ·NiHCF膜电极的再生 | 第53-55页 |
| ·NiHCF膜电极的循环寿命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镍网基复合NiHCF膜电极电控离子分离性能 | 第59-68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 ·膜电极制备 | 第60页 |
| ·膜性能实验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 ·镍网基与镍网石墨基膜电极循环伏安图 | 第61页 |
| ·NiHCF膜SEM图 | 第61-62页 |
| ·化学沉积与循环伏安沉积比较 | 第62-63页 |
| ·NiHCF膜电极的再生 | 第63-64页 |
| ·NiHCF膜电极的循环寿命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第六章 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电控离子分离NiHCF膜电极 | 第68-80页 |
| ·引言 | 第68-69页 |
| ·实验部分 | 第69页 |
| ·电极制备 | 第69页 |
| ·膜电极性能实验 | 第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6页 |
| ·瞬间脉冲电流-时间曲线 | 第69-70页 |
| ·不同脉冲t_(off)膜电极性能 | 第70-71页 |
| ·脉冲电压对膜性能影响 | 第71-72页 |
| ·脉冲沉积次数的影响 | 第72-73页 |
| ·膜的再生 | 第73-74页 |
| ·膜的循环寿命 | 第74页 |
| ·膜SEM与XPS | 第74-75页 |
| ·脉冲电沉积与循环伏安电沉积比较 | 第75-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第七章 三维电控离子分离膜电极离子传递特性的初步研究 | 第80-91页 |
| ·引言 | 第80-81页 |
| ·实验部分 | 第81-82页 |
| ·电极预处理 | 第81页 |
| ·电沉积法 | 第81-82页 |
| ·NiHCF薄膜活性体积与Fe中心的浓度 | 第8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2-87页 |
| ·NiHCF膜氧化还原中心浓度 | 第82-83页 |
| ·不同基体不同扫描速度下循环伏安图 | 第83页 |
| ·NiHCF薄膜有效扩散系数 | 第83-87页 |
| ·循环伏安分析多孔电极离子扩散研究思路 | 第87-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91-95页 |
| 附录一 依据循环伏安计算离子交换容量 | 第95-96页 |
| 附录二 膜厚的计算 | 第96-97页 |
| 附录三 NiHCF薄膜电极活性体积以及Fe中心的浓度 | 第97-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