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CPR对室颤犬血流动力学的基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22页 |
·心脏猝死定义及发病情况 | 第16页 |
·心脏猝死治疗情况 | 第16-21页 |
·开胸心肺复苏术: | 第17页 |
·微创心肺复苏术 | 第17-19页 |
·闭胸复苏术 | 第19-21页 |
·实验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8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主要仪器及型号 | 第22-23页 |
·ACD-CPR机: | 第22页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 | 第22页 |
·多道电生理记录仪器: | 第22-23页 |
·体外电刺激器: | 第23页 |
·呼吸机 | 第23页 |
·实验步骤 | 第23-26页 |
·麻醉 | 第23页 |
·气管插管 | 第23-24页 |
·接呼吸机 | 第24页 |
·食管插管 | 第24页 |
·穿刺置管 | 第24-25页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 | 第25页 |
·体外电击建立室颤模型 | 第25页 |
·心肺复苏 | 第25-26页 |
·测量指标 | 第26-27页 |
·血流动力学指标: | 第26-27页 |
·食道内压: | 第27页 |
·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 | 第27页 |
·实验后处理 | 第27页 |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第27-28页 |
2.实验结果 | 第28-31页 |
·室颤前两组犬一般情况的比较 | 第28页 |
·CPR时两种不同方法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 第28-29页 |
·主动脉压力 | 第28-29页 |
·右心房压力 | 第29页 |
·冠状动脉灌注压 | 第29页 |
·食道内压 | 第29-30页 |
·超声心动图结果: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42页 |
·ACD-CPR仪器制作与实验设计的问题 | 第33-38页 |
·按压通气比 | 第33-34页 |
·按压频率与按压放松周期 | 第34-35页 |
·按压深度与放松时提起高度 | 第35-36页 |
·除颤与室颤模型的制备 | 第36-38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8-42页 |
·压力结果 | 第38-39页 |
·超声心动图结果: | 第39-42页 |
4.结论 | 第42-43页 |
附图和附表 | 第4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综述一,二 | 第62-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