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路由算法和负载均衡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无线Mesh 网络简介第7-9页
     ·无线Mesh 网络的特点第8页
     ·无线Mesh 网络的应用第8-9页
   ·选题动机第9-10页
   ·论文工作第10页
   ·论文结构第10-11页
第二章 无线Mesh 网络下的路由协议第11-16页
   ·无线Mesh 网络路由协议的要求第11-12页
   ·无线Mesh 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分析第12-14页
   ·无线Mesh 网络路由协议研究现状第14-16页
第三章 多接口Mesh 网络的路由算法和负载均衡第16-30页
   ·使用多接口提高网络性能第16-21页
     ·802.11 多频段技术第16-17页
     ·多接口的优点第17-18页
     ·接口的信道配置方案第18-19页
     ·TJU MeshNet Testbed 接口的配置第19-20页
     ·TJU MeshNet Testbed 架构第20-21页
   ·支持多接口的路由算法第21-24页
     ·DSR 协议介绍第21-22页
     ·MI-DSR 协议第22-24页
   ·Mesh 骨干网的负载均衡第24-28页
     ·接口可用带宽计算第24-25页
     ·路由器可用带宽计算第25页
     ·负载均衡算法第25-28页
   ·动态信道切换第28-30页
第四章 多接口Mesh 网络负载均衡和路由算法在Linux 下的实现第30-44页
   ·DSR 协议在Linux 下的实现第30-32页
     ·Netfilter 基础和概念第30-31页
     ·DSR 协议在网络协议栈的位置第31-32页
   ·实验床代码移植第32-36页
     ·Linux 2.6 内核可装载模块机制的改变第32-34页
     ·实验床代码移植到Linux 2.6 内核的具体过程第34-36页
   ·MI-DSR 路由协议的实现第36-41页
     ·系统软硬件支持第36-37页
     ·接口的静态信道分配和设置第37页
     ·接口的IP 地址分配第37-38页
     ·新加入的数据结构第38-41页
   ·负载均衡的实现第41-42页
   ·动态信道切换的实现第42-44页
第五章 性能评价第44-64页
   ·多接口性能测量第44-55页
     ·两跳信道干扰实验第45-47页
     ·三跳信道干扰实验第47-49页
     ·四跳信道干扰实验第49-51页
     ·五跳信道干扰实验第51-53页
     ·测量总结第53-55页
   ·负载均衡性能评价第55-64页
     ·接口负载均衡实验第55-59页
     ·路由器负载均衡实验第59-61页
     ·综合场景实验第61-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7页
   ·论文总结第64-66页
   ·研究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MB-T/H数字电视接收端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S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