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动机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金融类商业方法及其专利的内涵和特征 | 第13-19页 |
·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及其专利的内涵和特征 | 第13-17页 |
·金融类商业方法及其专利内涵 | 第13-16页 |
·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的特征 | 第16-17页 |
·商业方法专利的争论 | 第17-19页 |
2. 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的历史渊源、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19-35页 |
·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的历史渊源 | 第19-22页 |
·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的历史背景 | 第19-21页 |
·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的现状 | 第21-22页 |
·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化的对外影响 | 第22-25页 |
·日本 | 第22-24页 |
·欧洲 | 第24-25页 |
·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可专利化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金融类商业方法可专利化的客观条件 | 第25-28页 |
·世界范围内金融领域国家利益的争夺 | 第28-29页 |
·商业方法可专利化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质量 | 第30-32页 |
·商业方法专利的代价 | 第32-35页 |
3. 我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和保护现状 | 第35-41页 |
·中资金融机构关于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现状 | 第35-38页 |
·当前我国立法在商业方法专利的立场 | 第38-41页 |
4. 我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化的经济分析 | 第41-51页 |
·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产品的收益递增效应 | 第41-44页 |
·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产品的经济优势 | 第41-43页 |
·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产品的收益递增效应 | 第43-44页 |
·商业方法专利相关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4-48页 |
·商业方法专利权人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4-46页 |
·商业方法发明专利的社会成本——收益分析 | 第46-48页 |
·商业方法专利化的效率分析 | 第48-51页 |
5. 我国应对商业方法可专利化进程的策略及建议 | 第51-56页 |
·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对我国的启示 | 第51-53页 |
·效率和国家利益之间的选择 | 第51-53页 |
·最大限度减少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带来的负效应 | 第53页 |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商业方法专利的对策 | 第53-56页 |
·立法及对监管者建议 | 第53-54页 |
·中资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