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Gt1启动子引导大豆Gy7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水稻研究

致谢第1-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部分:综述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蛋白质品质的研究进展第14-31页
 摘要第14-16页
 前言第16-17页
 1 直接导入表达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天然优质蛋白质基因第17-21页
   ·在种子中表达第17-20页
   ·在叶片组织中表达第20-21页
 2 通过蛋白工程进行蛋白质分子设计提高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第21-24页
   ·蛋白质序列的修饰第21-23页
   ·人工合成优质蛋白质基因第23页
   ·同源蛋白质基因表达的修改第23-24页
 3 通过代谢工程增加游离的必需氨基酸第24-27页
 4 结合代谢工程与导入富含必需氨基酸优质蛋白基因实现增加必需氨基酸的来源和沉积第27-28页
 5 通过调控内源基因表达以实现增加或降低某些蛋白组分的方式改变作物营养品质第28-29页
 6 小结与展望第29-31页
第二部分:研究论文 水稻Gt1 启动子引导大豆Gy7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水稻研究第31-95页
 摘要第31-35页
 前言第35-37页
 一、水稻5.3kbGt1 启动子克隆以及Gt1 启动子引导优质大豆球蛋白Gy7 全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第37-55页
  材料与方法第37-51页
   1 材料和试剂第37-39页
   ·植物材料第37页
   ·菌株与质粒第37-38页
   ·试剂第38-39页
   ·培养基第39页
   2 水稻5.3kb谷蛋白GluA-2(Gt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39-45页
   ·水稻总DNA的提取(CTAB法提取水稻总DNA)第39-40页
     ·方法第39-40页
     ·相关试剂的配制第40页
   ·水稻5.3kb谷蛋白Gt1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40-41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41页
     ·凝胶的制备第41页
     ·加样及进行电泳第41页
   ·PCR产物的纯化与目的片段的回收第41-42页
   ·PCR产物与pMD 18-T Simple Vector的连接第42页
   ·PCR产物与pMD 18-T Simple Vector连接后的转化第42-43页
     ·试剂第42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42-43页
     ·质粒的转化第43页
   ·中间载体T-5.3kbGt1 阳性克隆的鉴定第43-44页
     ·T-5.3kbGt1 质粒PCR鉴定第43-44页
     ·T-5.3kbGt1 质粒酶切鉴定第44页
   ·5.3kbGt1 启动子测序第44-45页
   3 表达载体的构建、检测及转化第45-51页
   ·中间载体pCAMBIA1300-5.3kbGt1 的构建第45-47页
     ·质粒DNA的制备第45页
       ·养菌第45页
       ·质粒的提取第45页
     ·质粒的酶切第45页
       ·pCAMBIA1300 质粒的酶切第45页
       ·T-5.3kbGt1 质粒的酶切第45页
     ·DNA片段的回收第45-46页
     ·DNA片段的连接第46页
     ·pCAMBIA1300 回收片段和T-5.3kbGt1 质粒回收片段连接后的转化第46页
     ·重组质粒(pCAMBIA1300-5.3kbGt1)的鉴定第46-47页
       ·酶切鉴定第46-47页
       ·PCR鉴定第47页
   ·表达载体pCAMBIA1300-5.3kbGt1-Gy7 的构建第47-49页
     ·质粒DNA的制备第47页
       ·养菌第47页
       ·质粒的提取第47页
     ·质粒的酶切第47-48页
       ·pCAMBIA1300-5.3kbGt1 质粒的酶切第47-48页
       ·pCAMBIA1300-1kbGt1-Gy7 质粒的酶切第48页
     ·DNA片段的回收第48页
     ·DNA片段的连接第48页
     ·pCAMBIA1300-5.3kbGt1 回收片段和pCAMBIA1300-1kbGt1-Gy7 质粒回收片段连接后的转化第48页
     ·重组质粒(pCAMBIA1300-5.3kbGt1-Gy7)的鉴定第48-49页
       ·酶切鉴定第48-49页
       ·PCR鉴定第49页
   ·pCAMBIA1300-5.3kbGt1-Gy7 质粒转入根癌农杆菌及鉴定第49-51页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第49-50页
     ·根癌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第50-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5页
   1. 中间载体T-5.3kbGt1 的鉴定第51-52页
   2. 中间载体pCAMBIA1300-5.3kbGt1 的鉴定第52-53页
   3. 表达载体pCAMBIA1300-5.3kbGt1-Gy7 的鉴定第53-55页
 二、利用共转化法将优质大豆球蛋白Gy7 全基因导入水稻第55-76页
  材料和方法第55-67页
   1. 试验材料第55-56页
   ·供试水稻品种第55页
   ·菌株、质粒第55页
   ·试剂第55-56页
   2. 培养基第56-57页
   3. 试验方法第57-67页
   ·水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吕英海)第57页
   ·根癌农杆菌的培养及其介导的水稻转化第57-58页
     ·根癌农杆菌的培养第57-58页
     ·水稻愈伤与根癌农杆菌共培养第58页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植株再生第58页
   ·T_0 代转基因水稻植株总DNA的PCR分析第58-60页
     ·CTAB法大量抽提水稻植株叶片的总DNA第58页
     ·转基因植株中gus基因的PCR分析第58-59页
       ·引物设计第58-59页
       ·反应体系第59页
       ·反应程序第59页
     ·共转化植株的筛选第59-60页
   ·T_0 代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 blot分析(ECL)第60-62页
     ·试剂的制备第60页
     ·试验步骤第60-62页
       ·酶切第60页
       ·电泳第60页
       ·电泳和转膜第60-61页
       ·探针的制备第61-62页
       ·探针的标记和杂交第62页
   ·转基因水稻T_1 代幼嫩种子的RT-PCR分析第62-66页
     ·水稻种子总RNA的提取与检测第62-64页
       ·准备工作第62-63页
       ·用TRIZOL Reagent抽提RNA第63页
       ·电泳检测RNA的质量第63-64页
     ·RNase-free的DNaseⅠ(Fermentas MBI)处理总RNA中残留的基因组DNA第64页
     ·RT-PCR检测第64-66页
       ·反转录获得cDNA的第一链第64-65页
       ·RT-PCR检测Gy7 基因第65页
       ·RT-PCR检测Gt1 基因第65-66页
   ·转基因水稻后代种子GUS活性组织化学分析第66页
     ·试剂的制备第66页
       ·磷酸钠缓冲液第66页
       ·GUS染色液的配制第66页
     ·试验方法第66页
     ·GUS显色结果采用适合度分析第66页
   ·无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的筛选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76页
   1. 转基因水稻的获得第67页
   2. T_0 代转基因植株PCR检测第67-68页
   3. T_0 代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第68页
   4. RT-PCR检测转基因水稻T1 代未成熟种子Gy7 目的基因的表达第68-72页
   ·总RNA的检测第68页
   ·RT-PCR检测第68-72页
   5. T_1 代种子GUS检测结果第72-74页
   6. 仅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的筛选第74-76页
 三、大豆11S球蛋白Gy7 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含有Gy7 cDNA的安全性表达载体构建第76-90页
  材料与方法第76-84页
   1 材料和试剂第76-77页
   ·植物材料第76页
   ·菌株与质粒第76页
   ·试剂第76-77页
   ·培养基第77页
   2 大豆球蛋白Gy7 基因cDNA的获得第77-79页
   ·水稻种子总RNA的提取与检测第77页
   ·RNase-free的DNaseⅠ(Fermentas MBI)处理总RNA中残留的基因组DNA第77页
   ·RT-PCR第77-78页
     ·反转录获得cDNA的第一链第77页
     ·RT-PCR扩增获得Gy7 cDNA第77-78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78页
   ·PCR产物的纯化与目的片段的回收第78页
   ·PCR产物与pMD 18-T Simple Vector的连接、转化和筛选第78页
     ·PCR产物与pMD 18-T Simple Vector的连接第78页
     ·PCR产物与pMD 18-T Simple Vector连接(T-1)后的转化第78页
   ·T-1 阳性克隆的鉴定第78-79页
     ·T-1 质粒PCR鉴定第79页
     ·T-1 质粒酶切鉴定第79页
       ·T-1 质粒用EcoRⅠ酶切第79页
     ·Gy7 基因cDNA序列分析第79页
   3 pCAMBIA1300-5.3kbGt1-Gy7 cDNA表达载体构建第79-84页
   ·中间载体T-Gy7 cDNA的构建第79-82页
     ·质粒DNA的制备第79页
       ·养菌第79页
       ·质粒的提取第79页
     ·质粒的PCR扩增第79-80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80页
     ·PCR产物的纯化与目的片段的回收第80页
     ·PCR产物与pMD 18-T Simple Vector的连接、转化和筛选第80-81页
       ·PCR产物与pMD 18-T Simple Vector的连接第80-81页
       ·PCR产物与pMD 18-T Simple Vector连接后(中间载体T-Gy7 cDNA)的转化第81页
     ·T-Gy7 cDNA阳性克隆的鉴定第81-82页
       ·T-Gy7 cDNA质粒PCR鉴定第81页
       ·T-Gy7 cDNA质粒酶切鉴定第81-82页
   ·表达载体pCAMBIA1300-5.3kbGt1-Gy7 cDNA的构建第82-83页
     ·质粒DNA的制备第82页
       ·养菌第82页
       ·质粒的提取第82页
     ·质粒的酶切第82-83页
       ·pCAMBIA1300-5.3kbGt1 质粒用XbaⅠ、XhoⅠ双酶切第82页
       ·T-Gy7 cDNA质粒的XbaⅠ、XhoⅠ双酶切第82-83页
     ·DNA片段的回收第83页
     ·DNA片段的连接第83页
     ·pCAMBIA1300-5.3kbGt1回收片段和T-Gy7 cDNA质粒回收片段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第83页
     ·重组质粒(pCAMBIA1300-5.3kbGt1-Gy7 cDNA)的鉴定第83页
   ·pCAMBIA1300-5.3kbGt1-Gy7 cDNA质粒转入农杆菌及鉴定第83-84页
  结果与分析第84-90页
   1. T-1 载体的鉴定第84页
   2. Gy7 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对应序列比对第84-87页
   3. 中间载体T-Gy7 cDNA的鉴定第87-88页
   4. pCAMBIA1300-5.3kbGt1-Gy7 cDNA表达载体的鉴定第88-90页
 讨论第90-95页
  1. 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品质启动子的选用第90-91页
  2. 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外源基因拷贝数分析第91页
  3.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水稻营养品质第91-92页
  4. 基因全序列和cDNA序列转基因研究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第92-94页
  5. 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及本试验工作的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5页
附录:水稻转化相关培养基第105-106页
中英文对照第106-109页
研究生期间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穗部结构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
下一篇:外来植物春一年蓬入侵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