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民间文学论文

试论民间文学学科构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学科构建的局限第11-19页
   ·忽略了时间性第11-16页
     ·理论表述忽略了词语的时间性第11页
     ·主体身份限定受时代意识形态影响第11-13页
     ·自说自话式的分类——缺乏深入的体会和分析第13-16页
     ·应该深入到具体的时代来体会“作为研究对象”的民间文学第16页
   ·逻辑不统一第16-18页
     ·民间文学的分类逻辑不统一第16-17页
     ·随意使用甚至改动学术用语第17页
     ·避重就轻、回避疑点难点第17页
     ·民间文学理论充斥着矛盾和悖论第17-18页
   ·趋于表象化、模式化、主观化第18-19页
     ·限定的模式化第18页
     ·特征的表象化和主观化第18-19页
2 学者的反思、批判和探索第19-21页
   ·反思和批判第19-20页
   ·新的探索第20-21页
3 寻找民间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媒介和场所第21-26页
   ·参与者第22-24页
   ·媒介第24-25页
     ·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第24页
     ·文字第24页
     ·影音第24-25页
   ·场所第25-26页
4 建立时间轴、在具体环境中分析各类民间文学第26-42页
   ·神话第26-28页
     ·什么是神话第26-27页
     ·神话的产生及传播第27页
     ·神话的抽象分析第27-28页
   ·传说第28-29页
     ·关于传说第28页
     ·传说的产生及传播第28-29页
     ·传说的抽象分析第29页
   ·史诗第29-31页
     ·文学还是历史?第29-30页
     ·史诗艺人的出现——最早的民间文学职业传播者第30页
     ·史诗的传播过程第30-31页
     ·史诗的抽象分析第31页
   ·说唱(以相声为例)第31-34页
     ·相声发展史第31-33页
     ·参与者与传播范围第33页
     ·相声的抽象分析第33-34页
   ·歌谣第34-37页
     ·歌谣的发展历程第34-37页
     ·歌谣的抽象分析第37页
   ·戏剧第37-41页
     ·戏曲的参与者第37-39页
     ·戏曲的演出场所第39-40页
     ·戏曲的抽象分析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5 民间文学的新式样——叙事没有衰落,也没有失去演述民间文学的能力第42-46页
   ·影音第42-44页
     ·影音记录民间文学第42页
     ·影视音像对民间文学的开发和应用第42页
     ·影音时代的新民间文学第42-44页
   ·文字第44-46页
     ·手机短信彩信第44页
     ·传统民间文学的网络形式与网络新民间文学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附录第48-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历第60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典戏曲中“戏中戏”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国小说评点传统与王蒙《红楼梦》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