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和养分的空间变异分析及其评价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7页 |
·绿色食品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14页 |
·土壤的空间变异性 | 第14-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土壤空间变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4-38页 |
·大兴区概况 | 第24-27页 |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第24-25页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25页 |
·社会经济 | 第25-26页 |
·土地利用 | 第26-27页 |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样品采集 | 第27-28页 |
·样品的室内分析 | 第28-29页 |
·GIS和地统计学方法 | 第29-33页 |
·地统计学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克里格(Kriging)插值 | 第31-32页 |
·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第33-34页 |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第33页 |
·综合污染指数法 | 第33-34页 |
·土壤养分评价方法 | 第34-38页 |
·隶属度函数的建立 | 第35-36页 |
·单项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36-37页 |
·土壤肥力(养分)指标的计算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分析及其评价 | 第38-58页 |
·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分析 | 第38-49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趋势分析 | 第40-42页 |
·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 | 第42-45页 |
·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 | 第45-49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49-58页 |
·污染指数计算 | 第49-50页 |
·污染指数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半变异函数分析 | 第52-54页 |
·评价结果空间分布 | 第54-58页 |
第四章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分析及其评价 | 第58-70页 |
·土壤养分评价 | 第58-59页 |
·隶属度值的确定 | 第58页 |
·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58-59页 |
·IFI的计算 | 第59页 |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 第59-7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9-61页 |
·趋势分析 | 第61-62页 |
·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 | 第62-65页 |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 | 第65-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5页 |
·插值结果检验比较 | 第70-71页 |
·研究结论 | 第71-7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3-74页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附录 | 第83-95页 |
参与项目与发表论文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