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章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逻辑框架 | 第12-13页 |
·各章内容简介 | 第13-15页 |
·本文贡献及创新 | 第15-16页 |
·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16-26页 |
·技术创新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19页 |
·政府干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第19-22页 |
·适宜技术与技术创新 | 第22-26页 |
第2章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比较 | 第26-45页 |
·基础的外生经济增长模型 | 第26-29页 |
·所有要素可再生的两部门模型 | 第29-31页 |
·研发与垄断竞争模型 | 第31-34页 |
·包含不可再生要素的增长模型 | 第34-37页 |
·Aghion和Howitt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模型 | 第37-41页 |
·Acemoglu和Deil的适宜技术模型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政府干预对创造性破坏影响机制模型 | 第45-57页 |
·模型假设与说明 | 第46-48页 |
·谁来主导创新:垄断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博弈 | 第48-50页 |
·新兴(非垄断)企业单独研发的期望收益 | 第48页 |
·垄断企业单独研发的期望收益 | 第48-49页 |
·博弈 | 第49-50页 |
·稳定均衡与创新投入 | 第50-55页 |
·稳定均衡 | 第50-53页 |
·创新投入与"低技术锁定" | 第53-55页 |
·低技术锁定与经济增长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创造性破坏缺乏的成因:政府干预还是适宜技术? | 第57-75页 |
·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的理论分析 | 第57-60页 |
·基于比较优势与适宜技术的分析 | 第57-59页 |
·基于政府干预因素的分析 | 第59页 |
·理论成因分析与讨论 | 第59-60页 |
·具体指标的度量 | 第60-67页 |
·创新投入的度量方法与指标计算 | 第60-63页 |
·创新产出的度量方法与指标计算 | 第63-67页 |
·研究假设、数据来源及实证方法 | 第67-69页 |
·实证研究假设 | 第67-68页 |
·数据来源 | 第68页 |
·实证方法与变量说明 | 第68-69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69-70页 |
·计量回归结果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政府干预对创造破坏影响机制:基于大样本的实证检验 | 第75-98页 |
·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75-86页 |
·研究思路 | 第75-76页 |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第76页 |
·研究假设及实证方法 | 第76-78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8-85页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85-86页 |
·政治关系与创新效率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86-97页 |
·研究思路 | 第86页 |
·研究假设 | 第86-87页 |
·实证方法与变量说明 | 第87-89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89-97页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6章 技术创新投入与R2关系的稳定性检验 | 第98-128页 |
·研究思路 | 第98-99页 |
·技术创新与股价波动的理论联系 | 第99-105页 |
·技术创新、股价波动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99-100页 |
·R~2代表的信息成份 | 第100-102页 |
·公司特质信息与R~2所代表的其他信息成份间的关系 | 第102-103页 |
·转型环境中企业创新能力与R~2间的关系 | 第103-105页 |
·盈利水平、Tobin’q与公司特质信息 | 第105页 |
·研究假设、实证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105-110页 |
·研究假设 | 第105-106页 |
·实证方法与变量选择 | 第106-109页 |
·数据来源 | 第109-110页 |
·实证研究结果 | 第110-120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110-111页 |
·计量回归结果 | 第111-117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117-120页 |
·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子样本检验 | 第120-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7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28-135页 |
·全文研究结论 | 第128-130页 |
·政策建议 | 第130-135页 |
注释 | 第135-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47-149页 |
后记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