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国内外多头切花菊市场的现状 | 第12-13页 |
·中国发展切花菊出口产业的优势 | 第13页 |
·中国多头切花菊开拓国内外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2 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温光和栽培措施对切花菊品质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 第14-17页 |
·温度对切花菊品质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 第14-16页 |
·光照对切花菊品质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 第16-17页 |
·栽培措施对切花菊品质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 第17页 |
·温光和栽培措施对切花菊发育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 第17-19页 |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20-44页 |
第一章 不同定植期对夏季生产多头切花菊生育期和品质的影响 | 第20-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环境数据采集 | 第21页 |
·观测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试验期间温室内光温环境的变化 | 第22-23页 |
·试验期间温室内温度的变化 | 第22页 |
·试验期间光照强度的变化 | 第22-23页 |
·不同定植期对多头切花菊生育期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定植期对多头切花菊品质的影响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发育模型研究 | 第28-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29-30页 |
·生育期的观测和温室环境数据的获取 | 第30页 |
2 模型的构建 | 第30-33页 |
·生育阶段的划分 | 第30页 |
·生理辐热积的计算 | 第30-32页 |
·相对热效应 | 第30-31页 |
·每日光周期效应 | 第31页 |
·日辐热积 | 第31-32页 |
·生理辐热积 | 第32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完成各生育期所需的生理辐热积 | 第33-34页 |
·模型检验 | 第34-35页 |
·生理辐热积法与有效积温法预测效果比较 | 第35页 |
4 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品质模拟初探 | 第38-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供试材料 | 第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9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9页 |
·温室环境数据的获取 | 第39页 |
·作物数据的观测 | 第39页 |
2 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第39-42页 |
·单片叶面积模拟 | 第39-40页 |
·生理辐热积的计算 | 第40页 |
·品质的模拟 | 第40-41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全文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已投稿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