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spoⅢD基因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2页
   ·概述第10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及其表达调控第10-14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第11页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调控第11-12页
     ·转录后水平调控第12页
     ·翻译水平调控第12-13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第13-14页
   ·芽胞杆菌芽胞形成及其调控第14-19页
     ·芽胞形成的起始第15-16页
     ·细胞不对称分裂和前芽胞的形成第16页
     ·母细胞中的调控因子第16-18页
     ·前芽胞中的调控因子第18页
     ·芽胞的成熟及萌发第18-19页
   ·杀虫蛋白基因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第19-21页
     ·重组苏云金芽胞杆菌第19-20页
     ·转基因植物第20页
     ·生物安全性第20-21页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1页
   ·实验材料第22-24页
     ·菌株与质粒第22-23页
     ·培养基与抗生素第23页
     ·酶与生化试剂第23页
     ·常用溶液及试剂第23-24页
   ·实验仪器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31页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第25-26页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体系第26-27页
     ·DNA片段的连接第27页
     ·E.coli质粒DNA提取第27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7-28页
     ·SDS-PAGE电泳(J.萨姆布鲁克,1992)第28页
     ·E.coli热击感受态制备及转化第28页
     ·Bt电击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第28-29页
     ·同源重组突变体的获得第29页
     ·Bt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及T0的确定第29页
     ·活芽胞记数(Aronson等,1975)第29页
     ·β-半乳糖苷酶活分析第29-3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1-55页
   ·spoIIID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31-32页
   ·SpoIIID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2-34页
     ·SpoIIID蛋白序列NCBI Blast结果及分析第32-33页
     ·SpoIIID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第33页
     ·SpoIIID蛋白亲水性分析第33-34页
   ·spoIIID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第34-38页
     ·spoIIID基因缺失片段的构建第34-36页
     ·spoIIID基因缺失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36-37页
     ·spoIIID基因突变体的获得与验证第37-38页
   ·spoIIID基因互补菌株的构建与筛选第38-40页
   ·spoIIID基因突变体的特点第40-43页
     ·生长速度第40-41页
     ·产生芽胞和杀虫蛋白晶体的能力第41页
     ·芽胞产量分析第41-42页
     ·晶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第42-43页
   ·携带外源多拷贝cry1Ac基因野生和突变菌株中晶体蛋白的表达第43页
   ·spoIIID基因突变株中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第43-49页
     ·HD-73野生菌株中spoIIID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第43-45页
     ·cry1Ac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第45-46页
     ·pro-σE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第46-47页
     ·pro-σ~K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第47-49页
   ·gerE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49-50页
   ·GerE蛋白序列比较及结构分析第50-52页
     ·GerE蛋白序列NCBI Blast结果第50-51页
     ·GerE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第51页
     ·GerE蛋白亲水性分析第51-52页
   ·gerE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第52-55页
     ·gerE基因缺失片段的构建第52-53页
     ·gerE基因缺失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53-55页
第四章 讨论第55-61页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第55页
   ·spoIIID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HD-73菌株中可能的调控模式第55-58页
   ·将spoIIID基因缺失菌株作为工程菌株应用的分析及前景第58-59页
   ·gerE基因研究展望第59-61页
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MV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香蕉穿孔线虫flp-14、flp-21基因克隆与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