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我国应对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思考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第8-15页
 第一节 权利的滥用第9-11页
  一、现有学说简介第9-10页
  二、权利滥用的认定第10-11页
 第二节 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第11-15页
  一、"知识产权滥用"真伪的辨析第11-13页
  二、国际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客观性第13-14页
  三、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认定第14-15页
第二章 对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现状的认识第15-27页
 第一节 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典型表现形式第15-19页
  一、捆绑销售第16页
  二、歧视性价格第16页
  三、障碍性条件第16-17页
  四、技术壁垒第17-18页
  五、专利标准化后的限制竞争行为第18-19页
 第二节 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特点第19-23页
  一、表面的合法性或正当性第19-20页
  二、行为模式的复杂多样第20-23页
 第三节 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产生原因第23-27页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难度第23-25页
  二、与社会发展相比立法的滞后性第25页
  三、入世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第25-26页
  四、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第26-27页
第三章 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危害及现行立法的不足第27-34页
 第一节 国际知识产权滥用对我国的危害第27-30页
  一、增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冲突第28页
  二、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28-29页
  三、阻碍了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第29-30页
  四、损害了普通消费者的利益第30页
 第二节 现行立法的不足第30-34页
  一、条文分散第30-32页
  二、缺乏准确的法律认定第32-33页
  三、缺乏可操作性第33-34页
第四章 我国应对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建议第34-44页
 第一节 宏观调整第35-38页
  一、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第35-36页
  二、保证实施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程序第36-37页
  三、加大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制裁第37-38页
 第二节 微观调整第38-44页
  一、规制体系的构建第39-41页
  二、引入基础设施理论第41-43页
  三、建立综合评定标准第43-44页
结语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7-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对物权法理论的冲击
下一篇:所有人抵押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