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框架加层结构形式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加层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加层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房屋加层改造的社会意义及经济价值 | 第12-13页 |
·房屋加层改造的应用价值 | 第13-14页 |
·工程技术背景 | 第14-19页 |
·房屋加层改造的结构方案 | 第14-16页 |
·房屋加层改造的工程实例 | 第16-19页 |
·加层框架结构的结构特征及改善方法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全框架加层结构形式的理论分析 | 第22-30页 |
·计算模型 | 第22页 |
·计算方法 | 第22-26页 |
·自振频率及振型 | 第22-25页 |
·刚度 | 第25-2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本章总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全框架加层结构形式静力有限元分析 | 第30-59页 |
·工程概况 | 第30-31页 |
·有限元分析概述及参数的选取 | 第31-32页 |
·有限元分析简述 | 第31页 |
·单元及参数的选取 | 第31-32页 |
·ANSYS静力分析介绍及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采用Solid45单元建立实体模型 | 第33-34页 |
·采用Beam4与Shell63建立杆系模型 | 第34-35页 |
·采用全杆系的PKPM模型 | 第35页 |
·计算荷载及其工况组合情况 | 第35-37页 |
·计算荷载 | 第35-36页 |
·计算工况说明 | 第36页 |
·ANSYS计算加载方法 | 第36-37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7-58页 |
·计算结果 | 第37-45页 |
·变柱截面模型计算 | 第45-54页 |
·底层大梁的内力特征 | 第54-55页 |
·改善内力特征的结构形式 | 第55-57页 |
·工程结论 | 第57-58页 |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全框架加层结构形式的地震分析 | 第59-76页 |
·全框架加层结构动力分析概述 | 第59页 |
·结构地震反应理论分析方法 | 第59-62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60-61页 |
·结构自振特性的求解 | 第61-62页 |
·有限元模型及动力响应分析 | 第62-67页 |
·ANSYS有限元模型 | 第62-63页 |
·PKPM三维实体模型 | 第63页 |
·动力响应分析 | 第63-67页 |
·动力响应结果分析及改善措施 | 第67-74页 |
·动力响应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改善措施 | 第68-72页 |
·改变柱截面前后结果对比 | 第72-74页 |
·新旧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控制措施 | 第74页 |
·本章总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本文结论 | 第76-77页 |
·一些建议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导师主持的基金项目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