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的超验之维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10页 |
1 超验观念概述 | 第10-19页 |
·宪政建设需要超验观念原因 | 第10-11页 |
·超验观念的变迁:从神的启示到人的理性 | 第11-16页 |
·神义论的超验观念 | 第11-13页 |
·人本论的超验观念 | 第13-15页 |
·历史分析的结论 | 第15-16页 |
·超验观念作为宪政基石的特点 | 第16-18页 |
·关怀政治秩序中的每一个人 | 第16-17页 |
·关怀的目的是实现每一个自我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超验观念对宪政秩序的影响 | 第19-33页 |
·超验观念与立法权 | 第19-23页 |
·超验观念与受限制的的主权 | 第19-21页 |
·超验观念与主权者意志的自我约束 | 第21-23页 |
·超验观念与司法权 | 第23-28页 |
·超验观念与司法独立 | 第24-25页 |
·超验观念与裁判权至上 | 第25-28页 |
·超验观念与行政权 | 第28-32页 |
·超验观念与政教分离 | 第28-29页 |
·超验观念与有限政府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中国宪政建设中的超验观念 | 第33-42页 |
·新儒家的回应及其问题 | 第33-38页 |
·原教旨主义的新儒家 | 第34-36页 |
·功能主义的新儒家 | 第36-38页 |
·自由主义者的回应及其问题 | 第38-41页 |
·偏向有神论的基督教自由主义 | 第39-40页 |
·个人主体性为支点的自由主义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