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港口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 | 第10-11页 |
·系统动力学在港口运营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港口物流联盟概述 | 第14-19页 |
·港口物流 | 第14页 |
·港口物流联盟 | 第14-16页 |
·物流联盟 | 第14-15页 |
·港口物流联盟的提出 | 第15页 |
·港口物流联盟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港口物流联盟的战略选择 | 第16页 |
·国内外港口物流联盟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国外成功的港口物流联盟 | 第16-17页 |
·我国港口物流联盟现状 | 第17页 |
·研究广东省港口物流联盟发展的战略意义 | 第17-19页 |
第3章 系统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港口物流联盟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31页 |
·系统动力学介绍 | 第19-22页 |
·系统动力学形成与发展 | 第19-20页 |
·系统动力学基本观点 | 第20-21页 |
·系统动力学专用软件Vensim PLE | 第21-22页 |
·系统动力学在港口物流联盟研究中的优势 | 第22-24页 |
·港口物流联盟系统特点 | 第22-23页 |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优势 | 第23页 |
·系统动力学在港口物流联盟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23-24页 |
·港口物流联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24-31页 |
·港口物流联盟建模目的 | 第24-25页 |
·港口物流联盟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流程 | 第25-26页 |
·广东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广东省港口物流联盟研究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29-31页 |
第4章 港口物流联盟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31-45页 |
·模型主要指标的确定 | 第31-33页 |
·腹地经济情况指标 | 第31页 |
·港口自身能力指标 | 第31-33页 |
·联盟后港口能力供给指标 | 第33页 |
·港口物流联盟发展因果关系分析 | 第33-39页 |
·港口发展与腹地经济发展 | 第34-35页 |
·港口能力的自我调节 | 第35页 |
·港口效率的自我调节 | 第35-36页 |
·港口能力和国际货物中转量 | 第36-37页 |
·联盟港区分流对本港货源的影响 | 第37页 |
·港口物流联盟综合因果反馈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港口物流联盟系统流图 | 第39-44页 |
·港口吞吐量形成及其与GDP发展流图 | 第39-40页 |
·港口吞吐量与港口压力流图 | 第40页 |
·港口吞吐能力发展流图 | 第40-41页 |
·对外贸易量与港口吞吐量流图 | 第41页 |
·单一港口联盟状态下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 第41-42页 |
·三港联盟系统动力学流图总图 | 第42-44页 |
·模型系统参数总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45-65页 |
·港口物流联盟模型主要参数值确定 | 第45-54页 |
·本地生产总值(GDP) | 第45-46页 |
·货运生成量 | 第46-47页 |
·固定资产投资 | 第47-48页 |
·对外贸易额 | 第48-49页 |
·吞吐量 | 第49-54页 |
·其他参数 | 第54页 |
·表函数分析 | 第54-56页 |
·对外贸易对港口吞吐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固定资产投资对港口吞吐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GDP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 第56页 |
·模型检验及预测 | 第56-62页 |
·模型文档 | 第56-59页 |
·验证 | 第59页 |
·基本模拟 | 第59-62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GDP | 第62页 |
·进出口总额 | 第62-63页 |
·港口吞吐量 | 第63-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65-66页 |
·存在问题 | 第66页 |
·后续研究方向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