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第11-12页
 (一) 案例简介第11页
  1. 案情简介第11页
  2. 裁判结果第11页
 (二) 引出的诉讼问题第11-12页
二、业主委员会概述第12-17页
 (一) 业主委员会的含义及特征第12-14页
 (二) 业主委员会的地位第14-15页
 (三) 业主委员会的性质第15-17页
  1. 从业主委员会的产生和规定的职责角度分析,其为社团法人第15页
  2. 从法律本质看,不是法人团体第15-16页
  3.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属于“其他组织”第16-17页
三、关于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不同观点及其理论分析第17-22页
 (一) 不同观点之间的比较第17-19页
  1. 肯定业主委员会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第17页
  2. 否定业主委员会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第17-18页
  3. 有限诉讼主体资格第18页
  4. 对上述观点的评述第18-19页
 (二) 赋予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法理依据第19-22页
  1. 正当当事人概述第20页
  2. 正当当事人基础理论分析第20-22页
四、关于业主委员会的相关立法模式考察第22-24页
 (一) 德国、我国台湾地区——非法人资格模式第22页
 (二) 法国、我国香港——法人资格模式第22-23页
 (三) 日本——折中模式第23-24页
 (四) 对上述立法模式的评析第24页
五、我国对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问题的法律法规规定及审判实践第24-27页
 (一)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业主委员会的规定第24-26页
  1.《物权法》中关于业主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第24-25页
  2. 《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第25-26页
  3. 《物业管理条例》及地方法规中的相关规定第26页
 (二) 关于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审判实践第26-27页
六、赋予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意义及立法建议第27-35页
 (一) 赋予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意义第27-28页
  1. 诉求表达统一,利于法院审理第27-28页
  2. 节约成本付出,最大化实现权益第28页
 (二) 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立法建议第28-35页
  1. 立法中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第29页
  2. 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范围第29-32页
   (1) 所代表的诉讼客体范围第29-30页
   (2) 所代表的诉讼主体范围第30-31页
   (3) 所代表的诉讼权限范围第31-32页
  3. 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启动程序第32-33页
  4. 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经济保障第33-34页
  5. 明确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法律责任机制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案由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