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论述 | 第11-24页 |
·相关概念论述 | 第11-13页 |
·“后农税时代”的由来 | 第11页 |
·乡镇债务及其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乡镇债务的分类和特征 | 第13-16页 |
·乡镇债务的分类 | 第13-16页 |
·我国乡镇债务的特征 | 第16页 |
·乡镇债务规模 | 第16-24页 |
·乡镇债务适度规模的基本含义 | 第17页 |
·乡镇债务适度规模的定性分析 | 第17-19页 |
·乡镇债务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 | 第19-22页 |
·乡镇过度负债的危害 | 第22-24页 |
3 我国乡镇债务的概况及其在“后农税时代”的新特征 | 第24-30页 |
·我国乡镇债务的总体现状 | 第24-26页 |
·我国乡镇债务总体情况的判断 | 第24-25页 |
·我国乡镇债务的区域分布 | 第25-26页 |
·“后农税时代”乡镇财政运行与乡镇债务面临的新情况 | 第26-30页 |
·乡镇存量债务出现化解危机,债务风险进一步扩大 | 第27页 |
·乡镇新增债务有上升趋势,乡镇财政出现运转困境 | 第27-30页 |
4 我国乡镇债务形成的历史路径和形成机理 | 第30-40页 |
·我国乡镇债务形成的历史路径 | 第30-32页 |
·新中国成立到重建乡镇政府之前(1949—1984 年) | 第30页 |
·重建乡镇政府至邓小平南巡讲话(1984—1992 年) | 第30-31页 |
·邓小平南方讲话至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前(1992—2000 年) | 第31页 |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至今(2001 年至今) | 第31-32页 |
·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 | 第32-40页 |
·经济基础性原因 | 第32页 |
·政策方面的原因 | 第32-34页 |
·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 | 第34-36页 |
·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 | 第36-40页 |
5 “后农税时代”化解我国乡镇债务危机的对策 | 第40-55页 |
·全国各地化解乡镇债务的模式及评价 | 第40-45页 |
·几种主要的模式 | 第40-43页 |
·各地化解乡镇债务事件的总结和评价 | 第43-45页 |
·“后农税时代”化解乡镇债务的对策建议 | 第45-55页 |
·总体要求 | 第45页 |
·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具体措施 | 第46-55页 |
6 结束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0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