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基于GIS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布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引言第10-11页
   ·相关概念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5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5-17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研究现状第17页
   ·研究的问题、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研究问题第17页
     ·研究目的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理论与方法第19-21页
     ·理论基础第19页
     ·技术支撑第19-20页
     ·研究思路第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研究框架第21-23页
第二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现状与问题第23-27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第23-24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现状第24-25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第三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第27-48页
   ·城市综合实力的构成分析第27-29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9-31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9-30页
     ·指标体系的设置第30-31页
   ·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模型第31-36页
     ·单一指标法第31页
     ·多项指标综合评分法第31-32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32-36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第36-48页
     ·指标数据选取和数据整理第36-40页
     ·评价过程及分析第40-48页
第四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第48-57页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第48-50页
     ·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第48-49页
     ·帕累托分布(Pareto Model)第49-50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模式第50-55页
     ·数据的选取第50-52页
     ·分形模式第52-55页
   ·结果分析第55-57页
第五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第57-72页
   ·传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第57-60页
     ·中心地理论第57页
     ·赖利-康弗斯模型第57-58页
     ·引力模型第58页
     ·潜力模型第58-59页
     ·威尔逊模型第59页
     ·口粒子模型第59-60页
   ·Voronoi图模型第60-66页
     ·常规Voronoi图模型第60-63页
     ·加权Voronoi图模型第63-65页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康弗斯扩展断裂点模型第65-66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划分第66-72页
     ·数据的选取和整理第66-67页
     ·半岛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划分第67-71页
     ·空间特征讨论第71-72页
第六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策略第72-76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72页
   ·突出中心城市,实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72-73页
   ·处理好“二个中心城市”的关系第73-74页
   ·积极发展县级城市第74页
   ·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成为泛山东半岛城市群第74-7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76-77页
   ·主要创新第77-78页
   ·讨论与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后记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开发区技术学习创新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
下一篇:郑州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