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展览建筑的“软化”趋势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展览建筑的发展现状 | 第7-8页 |
·本课题的研究缘起 | 第8页 |
·相关概念的廓清 | 第8-10页 |
·展览建筑 | 第8-9页 |
·“软化”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 第10-12页 |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溯本归元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具体内容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展览建筑发展沿革与“软化”趋势审美背景 | 第14-29页 |
·展览建筑发展沿革 | 第14-20页 |
·展览建筑涵义 | 第15-16页 |
·早期展览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6-17页 |
·启蒙时代展览建筑的真正兴起 | 第17-18页 |
·现代主义中勃兴及大众化走向 | 第18-20页 |
·“软化”趋势审美背景 | 第20-26页 |
·多元发展的审美观念 | 第21-23页 |
·个性倾向的审美情趣 | 第23-25页 |
·消融模糊的审美元素 | 第25-26页 |
·“软化”趋势的审美成因 | 第26页 |
·当代展览建筑的革新 | 第26-28页 |
·由功能拓展引起的空间形式变化 | 第26-28页 |
·由审美变迁引发的表达方式创新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展览建筑在空间与功能上的“软化”趋势 | 第29-57页 |
·展览建筑的空间形态、空间界面与功能类型 | 第29-30页 |
·展览建筑空间形态的可变化与动态化趋势 | 第30-40页 |
·展览建筑空间形态的可变化趋势 | 第31-35页 |
·展览建筑空间形态的动态化趋势 | 第35-40页 |
·展览建筑空间界面的消隐化与图解化趋势 | 第40-49页 |
·展览建筑空间界面的消隐化趋势 | 第42-48页 |
·展览建筑空间界面的图解化趋势 | 第48-49页 |
·展览建筑功能类型的复合化与外延化趋势 | 第49-56页 |
·展览建筑功能类型的复合化趋势 | 第50-53页 |
·展览建筑功能类型的外延化趋势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展览建筑在表达与审美上的“软化”趋势 | 第57-80页 |
·展示信息介质与展览建筑的表达 | 第57-58页 |
·数字媒体技术的引入与展示信息的拓扑化 | 第58-64页 |
·数字媒体技术引入展览建筑 | 第58-61页 |
·展示信息的拓扑化 | 第61-64页 |
·人文文化内涵的引入与建筑形象的非物化 | 第64-72页 |
·人文文化内涵引入展览建筑 | 第65-68页 |
·建筑形象的非物化 | 第68-72页 |
·景观生态元素的引入与外部形体的弱势化 | 第72-79页 |
·景观生态元素引入展览建筑 | 第73-76页 |
·外部形体的弱势化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