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白桦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白桦简介 | 第8页 |
·白桦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林木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9-12页 |
·林木遗传图谱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林木遗传图谱的应用 | 第11页 |
·构建林木遗传图谱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过程 | 第12-15页 |
·遗传图谱构建的基本原理 | 第12页 |
·遗传图谱作图亲本的选择 | 第12-13页 |
·作图群体的选择和类型 | 第13-14页 |
·作图群体的大小 | 第14页 |
·选择适合作图群体的分子标记类型 | 第14-15页 |
·构建图谱应用的软件 | 第15页 |
·数量性状QTL定位方法 | 第15-16页 |
·单标记分析法(Analysis of Single market ASM) | 第15-16页 |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 | 第16页 |
·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 | 第16页 |
·复区间作图法(Multiple Interval Mapping,MIM)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7页 |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18-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19-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白桦作图群体苗高、地径测量方法 | 第21页 |
·白桦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1-22页 |
·RAPD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 | 第22-23页 |
·SSR分析 | 第23-25页 |
·电泳图谱分析 | 第25页 |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25-26页 |
·连锁图谱的的参数计算 | 第26页 |
·QTL定位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0页 |
·白桦DNA完整性的检测 | 第27页 |
·白桦RAPD反映体系建立结果 | 第27-28页 |
·白桦RAPD引物筛选及子代扩增结果 | 第28-30页 |
·白桦RAPD引物筛选结果 | 第28页 |
·白桦RAPD引物对子代的扩增 | 第28页 |
·用于构图RAPD多态位点的筛选 | 第28-30页 |
·白桦SSR引物的筛选及子代扩增结果 | 第30-31页 |
·白桦SSR引物筛选结果 | 第30页 |
·白桦SSR引物对子代的扩增 | 第30页 |
·用于构图SSR多态位点的筛选 | 第30-31页 |
·连锁图谱构建 | 第31-35页 |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1-35页 |
·基因组、基因组长度和连锁图谱覆盖率的估算 | 第35页 |
·QTL分析 | 第35-40页 |
·与一年生白桦苗期苗高有关的QTL定位 | 第35-37页 |
·与一年生白桦苗期地径有关的QTL定位 | 第37-40页 |
4 讨论 | 第40-44页 |
·作图群体亲本的选择 | 第40页 |
·构图群体样本数的大小 | 第40页 |
·影响RAPD稳定性的试验因素 | 第40-41页 |
·SSR标记技术分析 | 第41页 |
·SSR引物通用性 | 第41页 |
·SSR引物的谱带特征 | 第41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1-42页 |
·白桦苗高、地径性状的QTL定位 | 第42页 |
·影响白桦QTL研究的因素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