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担保体例的选择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知识产权担保的一般理论 | 第11-17页 |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页 |
二、知识产权担保的概念辨析 | 第11-14页 |
三、知识产权担保的意义 | 第14-17页 |
第二部分 我国知识产权担保体例存在的问题 | 第17-27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担保的现行规定 | 第17-20页 |
二、我国知识产权担保体例的缺陷 | 第20-27页 |
(一) 标的物是否移转占有的问题 | 第20-23页 |
(二) 标的物能否被利用的问题 | 第23-25页 |
(三) 标的如何公示的问题 | 第25-26页 |
(四) 知识产权质押与权利抵押相重合的问题 | 第26-27页 |
第三部分 知识产权担保体例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38页 |
一、混淆了知识产权和物权 | 第27-30页 |
二、质押和抵押的区分标准不统一 | 第30-32页 |
三、动产和不动产的划分标准存在缺陷 | 第32-34页 |
四、知识产权担保功能的定位不清 | 第34-35页 |
五、知识产权特有属性的忽视 | 第35-36页 |
六、《日本民法典》移植的偏差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国外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担保体例的规定 | 第38-44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知识产权担保体例的规定 | 第38-41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关于知识产权担保体例的规定 | 第41-43页 |
三、各国关于知识产权担保体例规定对我们的启示 | 第43-44页 |
第五部分 知识产权担保体例的选择和具体制度设计 | 第44-53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担保体例的选择 | 第44-50页 |
二、知识产权担保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