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6-41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1. 古代中医学家对痿证的认识 | 第17-26页 |
·秦晋时代奠定了痿证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唐宋时代继承了痿证理论 | 第21-22页 |
·金元时代发展了痿证理论 | 第22-23页 |
·明清时代形成了痿证辨治体系 | 第23-26页 |
2. 现代中医学家对痿证的研究 | 第26-31页 |
·从五脏论治痿证 | 第26-28页 |
·从瘀血.论治痿证 | 第28-29页 |
·从络脉论治痿证 | 第29页 |
·从奇经论治痿证 | 第29-31页 |
3. 失神经肌萎缩的机理及防治研究 | 第31-41页 |
·现代医学对失神经肌萎缩的研究概况 | 第31-33页 |
·补气活血法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机理研究 | 第33-4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1-79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1. 补阳还五汤延缓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 第42-56页 |
2. 补阳还五汤延缓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基因芯片研究 | 第56-67页 |
3. qRT-PCR检测补阳还五汤对失神经肌萎缩大鼠Angptl4、Pik3c2g基因表达影响 | 第67-77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附录 | 第88-9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作者简介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