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1. 伸展构造及其研究现状 | 第7-8页 |
2. 变质核杂岩及其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4. 选题的可行性分析 | 第11-13页 |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7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地层 | 第14-16页 |
·构造 | 第16-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 2 章 科洛乡山河农场科洛杂岩的伸展构造研究 | 第19-31页 |
·概述 | 第19-20页 |
·山河农场科洛杂岩伸展构造的野外变形特征 | 第20-25页 |
·断层 | 第22页 |
·滑动带 | 第22-23页 |
·鞘褶皱 | 第23-24页 |
·眼球状构造或拖曳构造 | 第24页 |
·线状构造 | 第24-25页 |
·科洛乡山河农场科洛杂岩伸展构造的显微变形特征 | 第25-29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25-27页 |
·显微构造特征 | 第27-29页 |
·科洛乡山河农场科洛杂岩有限应变类型判别 | 第29-31页 |
第3章 嘎拉山林场落马湖岩群伸展构造研究 | 第31-42页 |
·概述 | 第31-32页 |
·嘎拉山林场落马湖岩群伸展构造的野外变形特征 | 第32-37页 |
·褶皱 | 第34-35页 |
·断裂与破碎带 | 第35-36页 |
·窗棂构造 | 第36-37页 |
·嘎拉山林场落马湖岩群伸展构造的显微变形特征 | 第37-40页 |
·岩相学特征 | 第37-38页 |
·显微构造特征 | 第38-40页 |
·嘎拉山林场有限应变类型判别 | 第40-42页 |
第4章 大兴安岭北段东坡伸展构造的形成时间及其形成机制讨论 | 第42-47页 |
·科洛乡山河农场与嘎拉山林场伸展构造特征对比 | 第42-43页 |
·科洛乡山河农场与嘎拉山林场伸展构造形成时代讨论 | 第43-44页 |
·科洛乡山河农场与嘎拉山林场伸展构造形成机制讨论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中文摘要 | 第55-58页 |
Abstract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