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20页 |
·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循环经济及其发展评价的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循环经济概论 | 第22-34页 |
·循环经济的历史沿革 | 第22-24页 |
·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 | 第22-23页 |
·循环经济的初步发展阶段 | 第23页 |
·循环经济的推广阶段 | 第23-24页 |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 第24-27页 |
·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 | 第27-29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定义 | 第29-30页 |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减量化原则(Reduce) | 第30页 |
·再使用原则(Reuse) | 第30页 |
·再循环原则(Recycle) | 第30-31页 |
·循环经济发展的层次体系 | 第31-32页 |
·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 | 第31页 |
·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 | 第31-32页 |
·区域(城市)层面的循环经济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50页 |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与特点 | 第34-36页 |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 第34-35页 |
·城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35-36页 |
·城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第36-37页 |
·城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基本原则 | 第37-39页 |
·城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37-38页 |
·城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9-43页 |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第39-41页 |
·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 第41-42页 |
·指标评价的解释说明 | 第42-43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3-48页 |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 | 第43页 |
·指标赋权方法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 第50-61页 |
·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1页 |
·指标权重赋值 | 第51-56页 |
·层次分析法赋权 | 第51-54页 |
·熵值法赋权 | 第54-56页 |
·指标的主、客观综合赋权 | 第56页 |
·综合评价与分析 | 第56-57页 |
·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