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法律特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4页 |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02 文献分析 | 第10-13页 |
03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4-24页 |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 第14-17页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概述 | 第14-16页 |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 第16-17页 |
·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概念 | 第17-21页 |
·贸易救济的一般涵义 | 第17-18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8-21页 |
·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历史 | 第21-24页 |
·产生阶段 | 第22页 |
·发展阶段 | 第22-23页 |
·逐步完善阶段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法理性特征 | 第24-30页 |
·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公法性 | 第25-26页 |
·行政救济的公法性特征概述 | 第25页 |
·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公法性的表现形式 | 第25-26页 |
·法律关系三要素的特殊性 | 第26-28页 |
·主体 | 第26-27页 |
·客体 | 第27页 |
·内容 | 第27-28页 |
·法律渊源的多样性 | 第28-30页 |
·狭义的知识产权行政救济体系 | 第28-29页 |
·广义的知识产权行政救济体系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制度性特征 | 第30-50页 |
·实体法的制度性特征 | 第30-43页 |
·行政救济机构职能的确定性 | 第30-36页 |
·实施救济构成要件的法定性 | 第36-40页 |
·法律救济方式的特殊性 | 第40-43页 |
·程序法的制度性特征 | 第43-50页 |
·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程序的法定性 | 第43-45页 |
·救济程序的时限制度 | 第45-46页 |
·典型案例 | 第46-50页 |
第四章 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50-57页 |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体制 | 第50-54页 |
·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立法体制 | 第50-52页 |
·完善独立的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 | 第52-54页 |
·建立健全相关的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职能部门 | 第54页 |
·加强有关知识产权行政救济方面的国际合作 | 第54-57页 |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多边合作 | 第54-55页 |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区域和双边合作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