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隐逸传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25页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正史中隐逸传的写作 | 第11-15页 |
第二节 隐逸传创作流传的原因 | 第15-25页 |
一、隐逸现象的出现和发展 | 第16-20页 |
二、史书体例的发展 | 第20-21页 |
三、史官的修史观念 | 第21-23页 |
四、统治者的提倡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隐逸传的文体特征 | 第25-40页 |
一、基本结构 | 第25-27页 |
二、事类选择 | 第27-30页 |
三、叙述风格 | 第30-34页 |
四、神异性记述 | 第34-40页 |
第三章 隐逸传与隐逸文化 | 第40-54页 |
第一节 隐逸传与隐逸理论 | 第40-44页 |
第二节 隐逸传与隐逸实践 | 第44-52页 |
第三节 隐逸传与隐逸文化传承 | 第52-54页 |
第四章 隐逸传的文学价值 | 第54-67页 |
第一节 隐逸传与文学创作 | 第54-59页 |
第二节 隐逸传与文学文献保存 | 第59-67页 |
余论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