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集中的法律标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我国对经营者集中标准规定的立法概况 | 第14-17页 |
(一) 经营者集中的法律涵义分析 | 第14-15页 |
(二) 经营者集中的类型分析 | 第15-16页 |
(三) 我国对经营者集中标准规定的立法演变 | 第16-17页 |
二、发达国家经营者集中标准的立法实践及启示 | 第17-25页 |
(一) 发达国家经营者集中标准的立法演变 | 第17-24页 |
1 美国经营者集中标准的立法演变 | 第18-21页 |
2 德国经营者集中标准的立法演变 | 第21-23页 |
3 欧盟经营者集中标准的演变 | 第23-24页 |
(二) 发达国家经营者集中标准的立法趋势及启示 | 第24-25页 |
三、对经营者集中实质标准的分析 | 第25-40页 |
(一) 两类实质标准的对比及评析 | 第25-26页 |
1 两类实质标准的对比 | 第25-26页 |
2 对两种实质标准的评析 | 第26页 |
(二) “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1 对“有效竞争”的界定 | 第26-28页 |
2 可能严重限制或损害有效竞争 | 第28页 |
(三) “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的分析方法 | 第28-38页 |
1 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29-33页 |
2 对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的认定 | 第33-38页 |
(1) 市场份额 | 第33-34页 |
(2) 相关市场的集中度 | 第34-38页 |
① 市场集中率 | 第35页 |
② 赫尔芬达指数 | 第35-36页 |
③ 分析可能的反竞争效果 | 第36页 |
④ 对其他因素的分析 | 第36-38页 |
(四) 经营者集中豁免制度 | 第38-40页 |
1 改善市场竞争条件 | 第38-39页 |
2 有助于提高经营者的效益 | 第39-40页 |
3 维护整体经济和社会公共利益 | 第40页 |
四、我国经营者集中的判断标准 | 第40-45页 |
(一) 我国《反垄断法》设立的经营者集中判断标准 | 第40-42页 |
(二) 我国经营者集中判断标准的不足及立法完善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