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宋:北宋(960~1127年)论文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及其现代启示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章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的社会背景第13-19页
 第一节 宋初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第14-17页
  1、 民族矛盾尖锐第14-15页
  2、 阶级矛盾深化第15-16页
  3、 财政危机突显第16-17页
 第二节 学校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第17-19页
  1、 教育基础薄弱第17页
  2、 科举制度弊端的显现第17-19页
第二章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的具体内容及结果第19-36页
 第一节 庆历兴学的指导思想及具体内容第19-25页
  1、 范仲淹的教育指导思想及其对科举的见解第19-21页
  2、 庆历兴学的具体内容第21-25页
 第二节 熙丰兴学的指导思想及具体内容第25-30页
  1、 王安石的教育指导思想及其人才理论第25-27页
  2、 熙丰兴学的具体内容第27-30页
 第三节 崇宁兴学的指导思想及其具体内容第30-34页
  1、 崇宁兴学的指导思想第30-31页
  2、 崇宁兴学的具体内容第31-34页
 第四节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的结果第34-36页
第三章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的联系、特点及影响第36-43页
 第一节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之间的联系第36-38页
  1、 兴学思想的一脉相承第36页
  2、 教学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第36-37页
  3、 科举制度不断改革第37-38页
 第二节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的特点第38-40页
  1、 开启兴学之风的庆历兴学第38页
  2、 以推行三舍法为主导的熙丰兴学第38-39页
  3、 学制完备、规模宏大的崇宁兴学第39-40页
 第三节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的影响第40-43页
  1、 奠定了全国性官学系统的基础第40-42页
  2、 促进了选士制度的完善第42页
  3、 扩大了社会教育面,培养了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第42-43页
第四章 宋代三次宰相兴学的现代教育启示第43-50页
 第一节 注重人才的培养第43-46页
  1、 培养创新型德才兼备的人才第43-44页
  2、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第44-46页
 第二节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第46-47页
  1、 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第46-47页
  2、 重视教师素养和教育创新能力的培育第47页
 第三节 深入挖掘课程、教材的潜在功能第47-50页
  1、 必修选修课程相结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第47-48页
  2、 编写适应国家、地区发展的教材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汉安顺时期的“凉州问题”
下一篇:《左传》中春秋晋国卿族群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