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红树林根际土壤固氮细菌和功能基因nifH的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9-26页
   ·红树林生态系统简介第9-11页
     ·红树林生态系统构成和功能第9-10页
     ·红树林土壤性质和特点第10-11页
   ·红树林生境微生物研究进展第11-15页
     ·红树林生境中的真菌第13页
     ·红树林生境中的放线菌第13-14页
     ·红树林生境中的细菌第14-15页
   ·土壤和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法第15-19页
     ·研究策略和技术方法概述第15-16页
     ·荧光原位杂交(FISH)第16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第16-17页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第17页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第17-18页
     ·基于16S rRNA基因的分析方法第18-19页
   ·红树林生境固氮微生物群落研究第19-25页
     ·红树林固氮微生物及生态功能第19-23页
     ·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第23-24页
     ·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群落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38页
   ·材料第26-29页
     ·样品第26-2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7页
     ·主要试剂第27-28页
     ·PCR引物第28页
     ·分析软件第28页
     ·培养基第28-29页
     ·菌株与载体第29页
   ·方法第29-38页
     ·样品采集和保存第29页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第29-30页
     ·好氧自生固氮细菌分离与鉴定第30页
     ·土壤总DNA提取、纯化第30-31页
     ·PCR反应第31-34页
     ·PCR产物纯化第34页
     ·连接反应第34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4-35页
     ·转化第35页
     ·nifH克隆文库构建第35-36页
     ·DNA序列测定第36页
     ·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第36页
     ·nifH系统发育分析第36-37页
     ·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第37-38页
3.结果与分析第38-51页
   ·红树林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第38-39页
   ·好氧自生固氮细菌分离及鉴定第39-40页
   ·土壤总DNA提取及质量控制第40-42页
   ·固氮微生物nifH PCR扩增第42-43页
   ·克隆文库的构建及测序第43页
   ·分离固氮菌16S rDNA和nifH分子标记的系统发育树比较第43-46页
   ·红树林培养与免培养法获得nifH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第46-47页
   ·红树林固氮微生物nifH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第47-51页
4 小结和讨论第51-55页
   ·小结第51页
   ·讨论第51-55页
     ·培养法分离的固氮细菌16S rDNA和nifH序列系统发育第51-53页
     ·红树林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序列系统发育第53页
     ·红树林固氮微生物nifH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论文投稿情况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省耕地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下一篇:胡敏酸—氧化铁—高岭石复合体的形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