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构化P2P网络抗毁性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P2P 概述 | 第11-19页 |
·P2P 应用和特点 | 第11-14页 |
·P2P 系统的分类 | 第14-18页 |
·P2P 网络的抗毁性 | 第18-19页 |
·非结构化P2P 网络抗毁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P2P 网络抗毁性与P2P 网络的可靠性 | 第20页 |
·网络拓扑抗毁性的主要方法---消除拓扑关键点 | 第20-21页 |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页 |
·本文内容结构 | 第21-2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1-22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P2P 网络抗毁性技术研究基础 | 第24-29页 |
·网络拓扑结构抗毁性技术 | 第24-26页 |
·数据抗毁性技术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自然连通度的P2P 抗毁性技术 | 第29-51页 |
·相关工作 | 第29-31页 |
·基于自然连通度的P2P 抗毁性技术 | 第31-39页 |
·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32-33页 |
·方法描述 | 第33-39页 |
·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39-49页 |
·实验环境 | 第39页 |
·实验仿真与分析 | 第39-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基于副本复制的抗毁性研究 | 第51-66页 |
·相关工作 | 第51-53页 |
·副本复制技术 | 第51-52页 |
·网络攻击模式 | 第52-53页 |
·面向选择性攻击的副本复制技术 | 第53-56页 |
·问题描述与相关定义 | 第53-54页 |
·副本复制策略和算法 | 第54-56页 |
·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56-64页 |
·实验结果评估标准 | 第56-57页 |
·实验环境 | 第57页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57-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6-69页 |
·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