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第10-13页 |
·即时通信及其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即时通信的安全及其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的研究范围 | 第13页 |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即时通信系统的安全目标 | 第15-25页 |
·即时通信系统基础 | 第15-17页 |
·当前系统所用的安全机制 | 第17-20页 |
·即时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 | 第20-22页 |
·即时通信系统的安全目标 | 第22-25页 |
第3章 基于身份的即时通信加密协议(IBIMEP) | 第25-43页 |
·密码学基础 | 第25-28页 |
·密码学简介 | 第25-26页 |
·密码学算法 | 第26-27页 |
·数字签名 | 第27页 |
·公钥的管理 | 第27-28页 |
·基于身份的密码学(IBC) | 第28-31页 |
·IBC简介 | 第28-29页 |
·基于身份加密的算法原理 | 第29-30页 |
·IBC中的薄弱环节 | 第30页 |
·IBC是否适用于即时通信系统 | 第30-31页 |
·基于身份的即时通信加密协议(IBIMEP) | 第31-37页 |
·相关术语和说明 | 第31-32页 |
·IBIMEP简介 | 第32-33页 |
·系统的初始化 | 第33-34页 |
·用户-服务器双向认证 | 第34-35页 |
·用户-服务器通信 | 第35页 |
·用户-用户通信 | 第35-37页 |
·IBIMEP的安全性分析 | 第37-43页 |
·协议的几个假设条件 | 第37-38页 |
·对用户-服务器认证过程的安全性分析 | 第38-39页 |
·对用户-服务器通信的安全性分析 | 第39页 |
·对用户-用户通信的安全性分析 | 第39-40页 |
·IBIMEP所达到的安全目标 | 第40-43页 |
第4章 IBIMEP的实现 | 第43-49页 |
·IBC相关算法的实现 | 第43-46页 |
·BF-IBE的算法原理 | 第43-45页 |
·Stanford大学的PBC函数库 | 第45-46页 |
·其他密码算法的实现 | 第46-47页 |
·IBIMEP与IM系统的结合 | 第47-49页 |
第5章 总结 | 第49-51页 |
·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49页 |
·论文工作的意义 | 第49-50页 |
·改进的方向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