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课题立题依据 | 第7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8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8页 |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8-9页 |
第二章 近代服装产业时代背景简述 | 第9-14页 |
·政治背景 | 第9-10页 |
·社会体制的转变 | 第9页 |
·不平等条约对纺织服装的影响 | 第9-10页 |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 | 第10页 |
·经济背景 | 第10-11页 |
·封建专制与闭关自守 | 第10-11页 |
·西方工业革命 | 第11页 |
·三大资本对纺织服装的作用 | 第11页 |
·文化背景 | 第11-14页 |
·封建思想与儒家文化 | 第12页 |
·新文化运动 | 第12页 |
·五四运动与近代妇女思想解放 | 第12-14页 |
第三章 “西影”前的近代服装产业 | 第14-16页 |
·“西影”前近代服装产业现状 | 第14-15页 |
·织造局 | 第14页 |
·中式成衣铺 | 第14页 |
·家庭女红 | 第14-15页 |
·“西影”前服装产业单一滞后原因 | 第15-16页 |
·重农抑商,政府控制商品交易 | 第15页 |
·思想束缚,民众时尚意识薄弱 | 第15页 |
·动力缺乏,生产技术发展受阻 | 第15-16页 |
第四章 “西影”后的近代服装产业 | 第16-25页 |
·西服业 | 第16-19页 |
·西服业的兴起 | 第16页 |
·西服店密集城市发展规模 | 第16-18页 |
·西服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特点 | 第18-19页 |
·时装业 | 第19-21页 |
·时装业的兴起 | 第19-20页 |
·时装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特点 | 第20-21页 |
·衬衫业 | 第21-22页 |
·衬衫业的兴起 | 第21-22页 |
·衬衫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特点 | 第22页 |
·其他业 | 第22-25页 |
·内衣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22页 |
·鞋帽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22-23页 |
·机缝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23-25页 |
第五章 “西影”后近代服装产业的变化 | 第25-33页 |
·效率品质引起服装生产方式转型 | 第25-27页 |
·由手工到机械的转变 | 第25页 |
·由作坊到公司的转变 | 第25-26页 |
·由自给到营利的转变 | 第26页 |
·近代服装生产方式转型的影响 | 第26-27页 |
·工业技术导致纺织服装生产设备革新 | 第27-28页 |
·生产设备的技术革新 | 第27页 |
·中国纺织服装设备制造业的初创 | 第27-28页 |
·服装营销理念的变化 | 第28-33页 |
·营销特色一:洋为中用(广告) | 第28-30页 |
·营销特色二:全盘西化(股份制公司) | 第30-32页 |
·营销特色三:中西结合(商会与同业公会) | 第32-33页 |
第六章 近代中国服装产业受西方工业化影响的规律剖析 | 第33-36页 |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 第33-34页 |
·横向影响因素大于纵向传承因素 | 第34页 |
·服装是从产品到商品的过程 | 第34-3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附录2:作者在上海档案馆查阅并复印的部分资料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