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全球化的生态危机 | 第10页 |
·我国的生态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12-13页 |
·现实依据 | 第12页 |
·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16-35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6-18页 |
·农耕生产—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孕育的土壤 | 第16-17页 |
·自然崇拜—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萌发 | 第17页 |
·礼—制度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17-18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18-22页 |
·唯生论 | 第18-19页 |
·“阴阳五行”学说 | 第19-21页 |
·朴素的系统论 | 第21-22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的主要观点分析 | 第22-31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态爱护观 | 第22-25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态实践观 | 第25-29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态节约观 | 第29-31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评价 | 第31-35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合理内核 | 第31-33页 |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当代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35-45页 |
·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 第35-42页 |
·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背景与思想前提 | 第35-39页 |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形成与争论 | 第39-40页 |
·生态伦理学概述 | 第40-42页 |
·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形成与建立 | 第42-45页 |
·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形成 | 第42-43页 |
·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建立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的当代价值 | 第45-51页 |
·生态文明的产生—对工业文明扬弃 | 第45页 |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 第45-47页 |
·生态文明的内涵 | 第45-46页 |
·生态文明的的特征 | 第46-47页 |
·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资源 | 第47-51页 |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 第47-48页 |
·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