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4-3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 ·气相金属离子催化的实验研究 | 第16-27页 |
| ·键激发催化 | 第17-18页 |
| ·耦合过程的催化 | 第18-20页 |
| ·气相金属团簇离子催化 | 第20-21页 |
| ·气相金属氧化物团簇离子催化 | 第21页 |
| ·氧原子转移催化 | 第21-27页 |
| ·气相金属离子催化的理论研究 | 第27-30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 第2章 理论方法 | 第32-49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32-42页 |
| ·理论背景 | 第32-33页 |
| ·Thomas-Fermi及相关模型 | 第33-35页 |
| ·Kohn-Sham方法 | 第35-39页 |
| ·广义梯度校正 | 第39-40页 |
| ·杂化密度泛函 | 第40-42页 |
| ·基函数 | 第42-46页 |
| ·Slater函数 | 第42-43页 |
| ·Gauss函数 | 第43-44页 |
| ·几种常用的基组 | 第44-45页 |
| ·DZVP基组 | 第45-46页 |
| ·自然键轨道理论 | 第46-48页 |
| ·自然布居分析 | 第46-47页 |
| ·电荷转移作用 | 第47-48页 |
| ·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 | 第48-49页 |
| 第3章 Co~~+和Ni~+对CO还原N_2O的催化特性研究 | 第49-61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0页 |
| ·理论方法的校正 | 第51-52页 |
| ·Co~+体系反应机理 | 第52-55页 |
| ·Ni~+体系反应机理 | 第55-57页 |
| ·官能团效应 | 第57-59页 |
| ·M~+对CO还原N_2O催化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4章 Fe~+催化N_2O氧化乙炔的机理研究 | 第61-77页 |
| ·引言 | 第61-63页 |
| ·理论方法 | 第6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6页 |
| ·理论方法的校正 | 第63-64页 |
| ·Fe~+还原N_2O | 第64-66页 |
| ·FeO~+氧化C_2H_2 | 第66-73页 |
| ·N20还原FeCH_2~+ | 第73页 |
| ·Fe~+催化N_2O氧化C_2H_2 | 第73-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5章 Fe~+和Co~+对N_2O氧化乙烷催化特性研究 | 第77-115页 |
| ·引言 | 第77-78页 |
| ·理论方法 | 第78-7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9-113页 |
| ·Fe~+催化N_2O氧化乙烷 | 第79-97页 |
| ·Co~+中介的N_2O氧化乙烷 | 第97-111页 |
| ·与实验的对比分析 | 第111-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 第6章 Mn~+、Co~+和Ni~+对N_2O氧化苯的催化特性研究 | 第115-146页 |
| ·引言 | 第115-116页 |
| ·理论方法 | 第116-11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44页 |
| ·理论方法的校正 | 第117-118页 |
| ·Mn~+(C_6H_6)中介的苯氧化 | 第118-128页 |
| ·Co~+(C_6H_6)中介的苯氧化 | 第128-136页 |
| ·NiO~+中介的苯氧化 | 第136-141页 |
| ·MnO~+和CoO~+中介的苯氧化 | 第141-143页 |
| ·N_2O与苯的气相催化氧化 | 第143-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 结论 | 第146-1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9-165页 |
| 附录A | 第165-17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7-179页 |
| 致谢 | 第179-18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80页 |